如果世界各國今天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防止全球變暖超過 2 攝氏度,他們什麼時候才能確定這些努力已經成功?
這是昨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出的基本問題。
答案是:至少在 25 到 30 年左右,就全球氣溫而言。論文指出,在區域層面,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變化。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當今影響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對於那些關心遏制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人來說,這表明現在就開始遏制排放是最好的時機。
“好處出現的延遲也表明,我們應該儘早而不是遲到地開始認真考慮減緩措施,”論文作者、氣候中心研究科學家兼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訪問科學家克勞迪婭·特巴爾迪說。
特巴爾迪和埃克塞特大學的合著者皮埃爾·弗裡德林施泰因分析了科學家何時能夠檢測到被稱為 RCP 2.6 的情景之間的差異,在該情景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會迅速得到遏制,而不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概述的其他兩種情景。
延遲滿足的政治
在其他情景之一,稱為 RCP 4.5 的情景下,人類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最終會這樣做;而在另一種稱為 RCP 8.5 的情景下,二氧化碳濃度將持續上升到 2100 年。
特巴爾迪說,由於地球氣候具有一定的自然變率,而這些自然週期會產生持續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變暖和降溫效應,因此需要時間才能檢測到變化。
特巴爾迪說,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嘗試將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訊號以及遏制氣候變化的努力與這種變率的噪音區分開來,是很有趣的。
但這項工作也具有政策影響。研究人員希望為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制定者設定現實的期望。
特巴爾迪說:“我們有興趣衡量人們需要等待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減緩措施的影響變得切實可見,就避免變暖而言。”
“如果人們天真地認為減少排放會立即直接產生一些好處,他們可能會懷疑這些措施是否真的有任何效果。事實並非如此。”
在看到好處之前有很長的提前期的情況並非氣候變化政策所獨有。
更清潔的空氣和水將更快到來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氣候和清潔空氣專案政策主管大衛·多尼格表示,旨在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排放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益處需要數年才能實現。
多尼格說,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有點像農民種樹。“它不會在他的一生中產生任何陰影,但他這樣做是為了他的孩子們。”
當然,世界資源研究所高階研究員、減排專家凱利·萊文指出,遏制排放也有一些短期優勢,但論文沒有涉及。
萊文說:“您將立即看到一些直接的共同利益。”
這些是由於遏制碳排放而產生的更清潔的空氣和更清潔的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表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空氣汙染可以防止拉丁美洲和亞洲數萬人死亡。
今年早些時候,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彙編了一份分析報告,量化了減少美國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的好處。該報告計算得出,到 2020 年,減少與遏制排放相關的汙染所帶來的拯救生命和減少疾病的好處在 110 億美元至 270 億美元之間。
事實上,萊文說,許多發展中國家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投資清潔發展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可以獲得這些好處。
她說:“他們正在從發展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而且這將是一條更清潔的道路。”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