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的“瓜狀體”——一個技術術語——是其額頭上的一團脂肪組織,有助於投射聲音用於回聲定位。新的研究表明,儘管鯨魚的面部表情看似僵硬,但它們會搖晃、擺動、推擠和碰撞這些球狀物,以表達類似面部表情的東西。
在一項發表在Animal Cognition的研究中,科學家追蹤了康涅狄格州神秘水族館的四隻白鯨超過200個小時,並觀察到這些哺乳動物變形其瓜狀體約2500次。為了調查這些運動是否可能是故意的交流,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了它們是否發生在社交環境中以及其他鯨魚的視野範圍內。該團隊記錄了五種在不同情況下重複使用的獨特瓜狀體變形。
“瓜狀體搖晃”似乎主要由雄性在求愛期間對雌性使用。“瓜狀體推擠”似乎是一種侵略性的展示。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羅德島大學的動物科學家賈斯汀·理查德說:“我們憑直覺就知道它們會這樣做,但這還是我們第一次嚴格地記錄下來。”
理查德說,科學家們應該謹慎地在這個階段對這些形狀賦予意義——但他確實注意到了一些模式。“瓜狀體搖晃”似乎主要由雄性使用,並且在求愛期間 направлено 對著雌性。“瓜狀體推擠”似乎發生在雄性和雌性之間,可能是一種侵略性的展示,因為它使鯨魚看起來更大。研究人員仍在調查可能促使其他三種獨特動作的原因。

阿曼達·蒙塔內斯;來源:“白鯨 (Delphinapterus leucas) 在社互動動期間透過改變其瓜狀體的形狀來創造面部表情”,作者:Justin T. Richard 等人,發表於Animal Cognition,第27卷,第7期;2024年3月2日(參考文獻)
德克薩斯州聖瑪麗大學研究海洋哺乳動物行為的比較心理學家希瑟·希爾說:“我當然認為它們能夠以交流的方式使用它們的瓜狀體。但白鯨的運動是所有白鯨特有的,還是僅僅是那個種群特有的,我們尚不清楚。” 但她補充說,該研究的瓜狀體形狀與她在聖安東尼奧圈養的白鯨中看到的形狀相同。
蘇黎世大學的動物交流專家西蒙·W·湯森德補充說,這項研究“是在長期以來在交流領域被忽視的高度社會性物種中觀察面部表情的良好第一步”。接下來,他希望看到其他個體是否會對變形的瓜狀體做出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