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萊姆病

大多數專家認為萊姆疫苗的風險很小,但一些患者不這麼認為

圖片來源:美國疾病控制中心
鹿蜱的生命階段如上圖所示。左邊最大的蜱是成年雌性;左數第二個是成年雄性;右數第二個是若蟲;最右邊是蜱幼蟲。

去年夏天,首個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針對蜱傳播萊姆病的疫苗 LYMErix 的問世,令許多人焦急地等待著。的確,居住在高風險地區的數十萬美國人爭先恐後地接種了疫苗,長舒了一口氣。對他們來說,萊姆病是一種影響身體多個部位的炎症性疾病,它給大多數戶外夏季活動帶來了恐懼。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美國每年約發生 12,500 例病例,其中 90% 僅發生在東北部、中大西洋和北部中部的 10 個州以及加利福尼亞西北部的一些地區。

但現在看來,LYMErix 給這些地區居民帶來的一些安慰可能為時過早:在過去的一年裡,有幾家媒體報道了患者在接種疫苗後出現慢性關節炎症狀,這讓人對其安全性產生了懷疑。FDA 堅持其決定,並認為 LYMErix 與關節炎之間的聯絡未經證實。但許多人都在想,萊姆病的風險和無法治癒的關節炎風險,哪個更糟糕。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多數萊姆病病例發生在 5 月至 8 月之間,透過接觸攜帶螺旋形細菌伯氏疏螺旋體Borellia burgdorferi的鹿蜱(美國東部)和西部黑腿蜱(美國西部)而感染,該細菌以 1982 年發現它的 W. Burgdorf 命名。蜱蟲本身在其為期兩年的生命週期的早期,作為幼蟲或若蟲,當它們以其他受感染的動物,尤其是老鼠為食時,就會被感染。在高風險地區,約 20% 至 50% 的蜱蟲被感染。

大多數人類是透過蜱若蟲感染的,蜱若蟲可能比針頭還小,因此很難看到。若蟲將其口器插入人體皮膚並釋放細菌,同時它們正在進食。它們的午休時間可以持續幾天,感染通常在一天多之後才會開始——那時成年蜱蟲通常已經被發現並移除。

最初的症狀通常在一兩週後出現。它們包括咬傷處周圍特有的“靶心狀皮疹”和流感樣症狀,包括髮燒、疲勞、肌肉痠痛和關節僵硬。隨後可能會出現更危險的症狀,例如神經系統(腦炎、腦膜炎)、心臟(心肌炎)和關節的炎症。但這種疾病通常對抗生素反應良好,很少致命。

然而,少數患者會發展成無法治療的慢性萊姆關節炎。那些特別易感的人具有一種特定型別或等位基因,稱為 MHCII 的重要免疫分子。對於這部分佔人口約 30% 的人來說,感染萊姆病會構成非常危險的長期威脅。然而,一些專家認為,正是這部分人可能更容易出現據稱由疫苗引起的問題。

科學家知道的是,慢性萊姆關節炎患者體內針對 OspA(伯氏疏螺旋體B. burgdorferi外表面上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的抗體水平很高。研究人員還表明,OspA 的一部分與一種名為 LFA-1 的人類蛋白質高度相似。在患有萊姆關節炎的患者中,白細胞(所有免疫反應中的重要媒介)可以在試管中對這種人類蛋白質產生反應。這意味著關節炎實際上可能是由 OspA 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的結果。

萊姆病疫苗由完全相同的蛋白質 OspA 組成。一旦注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針對它的抗體,以在發生感染時保護身體。但是,對於那些一開始就可能患上萊姆關節炎的疫苗接種者來說,刺激免疫系統對抗 OspA 可能會火上澆油。

那麼,為什麼在疫苗上市之前沒有探討這種可能性呢?事實上,在疫苗獲得批准之前,研究人員確實表明,臨床試驗中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出現關節炎的人數相同。儘管如此,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建議不要給有萊姆關節炎病史的人接種疫苗。或許他們應該將所有具有“風險”MHCII 等位基因的人都包括在這個群體中。

只有進一步的研究——和更廣泛的疫苗使用——才能顯示疫苗是否確實會帶來臨床試驗中遺漏的重大風險。與此同時,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安全的選擇可能是避免蜱蟲叮咬,即使這意味著本季將你的短褲和太陽裙留在衣櫥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