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建議

評論和推薦,來自《大眾科學 MIND》2006 年二月/三月刊

糟糕的建議

《愚人天堂:大眾心理學的不真實世界》 作者:斯圖爾特·賈斯特曼。伊萬·R·迪出版,2005 年(27.50 美元)

心理自助類書籍的型別已經大幅增長,菲爾博士(麥格勞)、韋恩·戴爾和約翰·格雷等作者多次登上暢銷書榜單。然而,這種流行度帶來了一個悖論:如果這些書真的有效,為什麼讀者還需要不斷購買它們呢?在博學而又生動的《愚人天堂》中,文學學者斯圖爾特·賈斯特曼認為,大眾心理學文字是無效的,原因之一是它們鼓勵人們過度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態。他贊同地引用了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的格言:“問問自己是否快樂,你就會不再快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蒙大拿大學自由研究教授賈斯特曼對大眾心理學印刷媒體(而非廣播和電視)提出了嚴厲且大多具有說服力的批評。他大量引用了聲稱能提供改變人生的建議的書籍,譴責該領域提供不切實際的自我轉變期望、語氣武斷,以及諸如透過拋棄義務感和道德感來尊重一個人“真實的自我”等可疑教條。賈斯特曼在此過程中指出了一些巨大的諷刺之處,例如作者要求讀者拒絕其他人的要求。他還指出,儘管這些文獻缺乏原創性和重複性,但它卻指示讀者與過去徹底決裂。

根據賈斯特曼的說法,大眾心理學是一項受到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抗議運動啟發的“烏托邦事業”。儘管這種解釋有一定道理,但有人可能會認為,大眾心理學標誌著從政治行動主義轉向自我沉迷。同樣,賈斯特曼斷言,大眾心理學嘲笑大多數內疚感,但歡迎對歷史不公正現象產生的“自由主義內疚感”,這似乎誇大了這個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政治性型別的政治色彩。

然而,更無可爭議的是,大多數手冊的寫作都很糟糕。這些文獻充斥著關於人們克服負面情緒和行為的所謂成功故事——其中許多故事都可疑地粗略且公式化。從嚴肅的文學和哲學作品中隨意或斷章取義地引用也是該型別的另一個不良常見做法,例如,自助作者讚揚莎士比亞的名句“忠於你自己”,而這句名言出自《哈姆雷特》中可疑的人物波洛涅斯之口。

正如賈斯特曼所寫,大眾心理學的許多從業者可能包括“一些不認同此處探討的可疑教條的人”。儘管如此,他引用了 40 多本指南,他
表明該領域的問題確實很嚴重。——肯尼斯·西爾伯

循著鼻子

《情緒解析》 作者:埃德蒙·T·羅爾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 年(75 美元)

1848 年,一根長長的鐵棒射穿了鐵路工人菲尼亞斯·蓋奇的前額葉皮層後,醫生們開始認真研究大腦產生情緒的過程。他活了下來,但他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前額葉皮層是情緒處理的中央交換機。牛津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蒙·T·羅爾斯在《情緒解析》中詳細介紹了這個大腦區域,這是一本面向高年級大學課堂的該領域最新教材。羅爾斯的論點是,情緒是“由獎勵和懲罰引發的狀態”,我們的行為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獎勵我們大腦中硬連線的迴路(他指出,我們可以透過電刺激直接做到這一點)。他還假設,情緒在人類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允許我們的基因設定目標,而無需指定我們必須採取的行動。但儘管這本書的書名很大膽,但很明顯,科學家們離對情緒的完整解釋還差得很遠。

《情緒解析》可能進展緩慢。羅爾斯花了 360 頁的篇幅才講到愛情和悲傷。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性行為的背景下解釋愛情,並將悲傷診斷為缺失
獎勵,再加上我們知道獎勵永遠不會再回來。他的風格是技術性的,並且在大量篇幅中像教科書一樣描述神經解剖學,但羅爾斯用
軼事和幽默的旁白緩和了語氣。

儘管氣味可能不是人們首先想到的與情緒相關的因素,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諸如氣味和味道等感官輸入如何在眶額皮層(直接位於眼球后方)中與獎勵值相關聯。羅爾斯的研究專長是嗅覺,他利用嗅覺來說明初級和二級刺激與獎勵值之間的關鍵聯絡。羅爾斯將他的概念擴充套件到其他刺激,但嗅覺始終潛伏在背景中。

《情緒解析》是一項漫長而全面的調查,但讀者讀完後會希望得到更多的解釋。書中沒有討論基因如何決定行為,羅爾斯也迴避了社會期望是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這個問題。顯然,愛情、失落和滿足感不僅僅是眼睛——或鼻子——所能看到的。——卡斯帕·莫斯曼

兩性的大腦

《男人為何記不住,女人為何忘不掉》 作者:瑪麗安·J·萊加託,與勞拉·塔克合作。羅代爾出版社,2005 年(24.95 美元)

一個四歲的孩子都能告訴你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樣的,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難解釋原因。這就是《男人為何記不住,女人為何忘不掉》這本書的切入點。瑪麗安·J·萊加託引用了大量近期研究,旨在描述男人和女人在反應和想法上為何差異如此之大。透過這樣做,她希望讀者能夠掌握我們生物化學控制的大腦的科學,並在此基礎上,尋求限制男女在家庭和工作場所之間的不和諧。

解決男女溝通難題的工具包是一個令人欽佩的目標,但萊加託並沒有完全實現這個目標。儘管我們不同大腦背後的科學提供了一些頓悟時刻,但這本書的重點卻迷失在其回憶錄、指導和具體科學的混合中。幫助兩性更好地相處的資訊偶爾會出現,例如,一位母親簡要提到了她如何運用現在對男性大腦的瞭解來減少與十幾歲兒子的爭吵。然而,一路上有很多分散注意力的東西。

一個分散注意力的地方是明顯的女性視角。萊加託是一位醫學領域的冠軍,致力於糾正醫學界在女性研究方面的疏忽,她是一位醫生,創立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性別特異性醫學合作組織,在那裡,“性別”這個詞幾乎可以等同於“女性”。對於一本試圖彌合知識差距的書來說,萊加託對男性世界的代表性非常少。

這種片面的觀點可能源於試圖強加“兩性來自不同的星球”這一主題。萊加託本可以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方法是解釋基於性別的腦部啟示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醫生如何提供針對每個性別的更好的醫療保健,教師如何透過調整他們的
方法來最佳化學生的學習,以及,是的,為什麼臥室裡的女性不必因為她們的男性伴侶不一定想擁抱而感到冒犯。

儘管錯失了探索性別大腦科學未來相關性的機會,但這本書確實提供了一些有啟發性的資訊。儘管萊加託沒有提供太多關於如何利用我們新意識的指導,但一個有思想的人可以開始
弄清楚。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這不就是我們大腦的用途嗎?——莎拉·託德·戴維森

真的來自火星

《綁架:人們如何相信他們被外星人綁架》 作者:蘇珊·A·克蘭西。哈佛大學出版社,2005 年(22.95 美元)

1961 年的一個漆黑夜晚,發生了一件事,開啟了超心理學的新篇章:兩位美國人,後來他們聲稱,被外星人綁架了。此後,類似的說法層出不窮。蘇珊·A·克蘭西是一位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她形容自己是“一位不情願的外星學學者”,她調查了其中許多說法,並撰寫了這篇簡短、深刻且常常有趣的描述,介紹了被綁架者以及他們經歷背後的心理。克蘭西從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她採訪的 50 名受訪者;她只是提問、傾聽,然後提出自己經過仔細推理的解釋,說明他們為什麼會相信自己被綁架了。

幸運的是,克蘭西完全有能力理解奇怪的事件。她不僅研究過催眠,而且親身體驗過催眠及其可以“恢復”的虛假記憶。
她還曾驚醒於“睡眠癱瘓”的恐怖,這是一種不尋常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
個體感覺感官好像醒著,但卻無法移動,因為部分
大腦仍然處於睡眠狀態;幻覺很常見。克蘭西認為,這種通常持續約一分鐘的現象是她大多數受訪者敘述的幕後原因。許多人分享著相同基本的故事線:這個人從黑暗中醒來,
外星人在她周圍移動,並被運送到宇宙飛船,在那裡她受到醫療或性實驗。被綁架者可能能夠回憶起每一個細節,或者
只是“知道”它發生了。為了理解這種創傷性經歷,他們通常會閱讀有關綁架事件的資料,並尋求治療師的幫助,以幫助他們恢復和理解他們對該事件的記憶——通常透過催眠。他們經常與同為被綁架者的人交往,無論是親自還是在線上。

克蘭西以最簡單的方式進入了這個基於信仰的社群:她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詢問:“你被外星人綁架過嗎?”她採訪了
她的受訪者很長時間,並對那些自願者進行了各種測試,以揭示任何精神健康問題(只有一人符合條件)以及他們對虛假記憶的易感程度。這本書解釋了個人如何擁有從未發生過的事件的記憶,並描述了哪些型別的人更容易成為信徒。簡而言之,他們容易幻想,並且常常不快樂,並試圖理解他們的生活。綁架提供了一個試金石。

在最後,並且顯然是不情願地,克蘭西得出結論,綁架信仰提供了“全世界數百萬人從他們的宗教中獲得的相同事物:意義、安慰、神秘啟示、靈性、轉變”。——喬納森·比爾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