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出土的幼年恐龍骨骼

這隻食草恐龍在7000萬年前溺水身亡。其化石遺骸儲存完好,甚至在附近的岩石上留下了部分皮膚的印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加拿大發現了一具幼年犀牛狀恐龍的完整骨骼。

這個幼崽只有3歲,身長5英尺(1.5米),大約在7000萬年前,它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附近的一條河中溺水身亡。這隻動物儲存得如此完好,以至於它的一些皮膚在附近的岩石上留下了印痕。

該化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完整骨骼,屬於被稱為角龍的帶角的食草恐龍類群,該類群包括標誌性的三角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罕見的發現

發現完整的幼年恐龍非常罕見。

“大的恐龍更容易儲存下來:它們不會被吃掉,也不會被動物破壞,”該研究的合著者,艾伯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利普·柯里說。“你總是希望你能找到一些小的東西,並且它會被證明是一隻恐龍。”

古生物學家過去曾發現過一些較小的角龍的個體骨骼。但如果沒有完整的幼年骨骼,這些骨骼就沒有什麼用處,因為科學家們並不真正瞭解每塊骨骼在動物生命中的每個階段是如何變化的,柯里說。

當柯里在艾伯塔省恐龍省立公園進行骨骼搜尋時,他看到一個看起來像龜殼的東西從山坡上伸出來。經過仔細檢查,化石原來是褶邊,也就是角龍頭部後方周圍的骨質裝飾頭飾

當該團隊進行挖掘時,他們發現了這隻被他們鑑定為Chasmosaurus belli(在當地常見的一個物種)的微小恐龍的化石骨骼。

溺水受害者

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整個骨骼都完好無損,儘管在過去某個時候,這隻野獸下面出現了一個落水洞,前肢落入深淵。這塊化石儲存得如此完好,以至於恐龍下方岩石上印有微小的、玫瑰花狀的皮膚圖案

根據它的大小,研究小組估計這隻恐龍大約在3歲時死亡,剛剛過了嬰兒期。(像人類一樣,這些恐龍通常需要大約20年才能達到成熟期,此時它們的頭骨長6.5英尺[2米],體重為3到4噸。)

該化石是在與水環境相關的沉積物中發現的,沒有任何咬痕或受傷的痕跡,因此很可能是這隻恐龍幼崽溺水身亡。

柯里告訴LiveScience:“我認為它可能只是在水流方面陷入了困境。”

不久之後,這隻幼年恐龍被沉積物掩埋,並在數百萬年間無人觸碰。

生長速率

除了可愛之外,這個新的化石還有助於古生物學家瞭解這些食草恐龍是如何生長的。古生物學家可以更好地識別和推斷多年來發現的無數幼年恐龍的個體骨骼的年齡。

研究小組已經瞭解到,Chasmosaur幼年恐龍的褶邊與成年恐龍的褶邊不同,並且肢體比例在生長過程中變化不大。像霸王龍這樣的掠食性獸腳亞目恐龍在幼年時肢體比例明顯較長,據推測是為了跟上成年恐龍的步伐。

相比之下,“在Chasmosaurians中,比例基本上是相同的,這可能意味著成年恐龍可能從來沒有跑得那麼快,”柯里說。“這些動物從來沒有優先考慮過為了跟上成年恐龍而奔跑。”

TwitterGoogle+上關注Tia Ghose。本文最初刊登在LiveScience上。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允許,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