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具有社會價值

感到敬畏會將我們的心態轉向更大的利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太棒了”已成為常見的描述詞,但真正的敬畏是一種深刻的情感:看到星空時屏住呼吸,聽到高亢的音樂時起雞皮疙瘩,或看到浩瀚的人群舉著蠟燭時熱淚盈眶。這種感覺能讓我們變得更好嗎?最近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哲學家長久以來就認為敬畏感將人們聯絡在一起,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心理學和社會行為學助理教授保羅·皮夫解釋道,他是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達克·凱爾特納的實驗室開始了對敬畏感的研究。他說,這項新研究證明,敬畏感可以使人們減少自我關注,更加關注更大群體的需求。

在五項研究中的第一項中,研究人員透過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全國調查確定,事實上,報告更頻繁感到敬畏的人也更慷慨。當被給予抽獎券並被提供捐贈一些的機會時,那些經常感到敬畏的人捐出了更多的彩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後,研究人員進行了其他四項實驗,他們在一些參與者中誘發了敬畏感,在另一些參與者中誘發了驕傲或愉悅等其他情緒。他們透過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風光影片以及帶受試者到戶外仰望高聳的桉樹來喚起敬畏感。

在每種情況下,那些體驗到敬畏感的人都表現出心理學家所說的更“親社會”的行為,更加樂於助人或做出更合乎道德的決定。例如,那些抬頭仰望樹木的參與者,比其他在戶外觀看建築物的受試者撿起了更多被臥底研究人員“意外”掉落的筆。

作者認為,透過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更宏偉事物的一小部分,敬畏感將我們的注意力從自身需求轉移到更大利益的需求上。一些研究人員推測,敬畏感可能是對強大領導者的回應而進化出來的。維護社會等級制度並確保成為群體的一員可以提高生存機率。

毫不奇怪,一些研究表明,敬畏感可以增加宗教信仰。“我猜,”皮夫說,“宗教是透過建築和音樂將敬畏感儀式化的文化機構之一。”

皮夫建議人們嘗試寫兩週的“敬畏日記”,每天沉浸在任何能喚起敬畏感的事物中——日落、鳥的羽毛。他觀察到,將注意力轉移到廣闊的事物上肯定會讓你的問題變得更渺小,並讓你對更廣闊的世界敞開胸懷。

弗朗辛·羅素是一位資深記者,專門研究社會科學和人際關係。她是《50歲後的愛情:如何找到它、享受它並保持它》(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2021年)的作者。

更多作者文章:弗朗辛·羅素
SA Mind Vol 26 Issue 5這篇文章最初以“敬畏和無私”為標題發表在SA Mind 第26卷第5期(),第12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915-12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