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20 世紀 80 年代現代自閉症研究時代開始以來,關於社會認知和社會大腦發育的問題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中心。今年是 國際自閉症研究協會 (INSAR) 年會的 20 週年,並且在今年的會議中顯而易見的是,過去二十年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自閉症科學。對於那些不熟悉這個術語的人來說,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是對參與社會行為和社會互動的起因和影響的大腦系統的研究。其中一些涉及思考他人想法或意圖、共情、社會動機以及社會關注對個人思維和情緒的影響的大腦系統。
與此同時,針對和為自閉症患者進行的研究也豐富了社會認知神經科學,以及對我們的社會心智如何發展的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 是人類狀況或神經多樣性的複雜且異質的部分。它與廣泛的人生結果相關,從“障礙”或嚴重挑戰(困擾約 30% 的語言和智力障礙極小的受影響個體)到具有遠高於平均水平的能力和成就的人群之間的“差異”。
然而,無論他們的結果如何,自閉症譜系人群都經歷了不同的社會認知神經發育路徑,這種路徑似乎始於嬰兒期。例如,許多人在社會認知心理化方面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也稱為“心智理論”——對他人思想、觀點、信仰、意圖或情緒的心理表徵,這使我們能夠理解或預測他們的行為。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內側前額葉皮層、顳葉皮層和頂葉皮層以及大腦獎勵系統使心理化成為可能。因此,這個分散式的社會認知大腦網路中資訊的發展和/或傳遞的差異可能導致自閉症人群心理化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導致一系列結果,從心理化能力的問題到自發使用心理化的改變,或社互動動期間心理化所涉及的動機和努力。
這些觀察結果提供了資訊,但沒有解決關於社會認知大腦系統如何發展或為什麼自閉症人群的發展可能不同的根本問題。這些問題在自閉症科學中至關重要,因為了解社會認知神經發育的早期過程可能為減輕社會認知差異可能對某些自閉症人群產生的深刻負面影響提供最佳機會。幸運的是,這種瞭解我們社會大腦早期發展的動機可以為更廣泛地理解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和人性提供資訊。事實證明,理解我們社會大腦發展的關鍵可能來自對嬰兒期社會關注的觀察。
早在 6 到 12 個月大的時候,一些後來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的嬰兒就已經表現出社會關注發展方面的差異。與其他嬰兒相比,他們看人臉和眼睛的頻率較低,並且不太可能與另一個人協調他們的注意力,以採用共同的觀點或參照點,或“共同關注”。神經典型發育的嬰兒會跟隨其他人的目光方向或手勢,或引導其他人的目光以建立共同關注,並透過共同的感知視角分享資訊。
發展社會協調注意力的能力本身就很重要。例如,每個老師對學生的告誡“注意聽講!”實際上是要求“注意聽我[老師]正在關注什麼”。共同關注對於所有年齡段的社會能力至關重要。在社互動動中無法跟隨、發起或加入快速變化的共享注意力的青少年和成人,他們的相關性和人際關係能力可能會受損。
同樣重要的是,共同關注也是社會認知心理化的早期基石。每次嬰兒與他人進行社會性注意力協調時,他們都在練習感知視角採擇。他們在早期發展中這樣做了成百上千次;它調整了社會大腦發育的各個方面,隨後支援心理視角採擇的能力。心理視角採擇與心理化以及我們理解他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圖的能力同義。事實上,一些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共同關注和社會認知心理化之間涉及的大腦系統存在顯著重疊。
因此,早期社會關注的差異被認為會導致一些甚至許多自閉症患者社會認知心理化神經發育的差異。研究還表明,調節社會關注動機的系統的差異可能在自閉症發展的這一方面發揮作用,儘管這種動機的性質尚不清楚。一種可能性是,減少對面部表情的關注動機可能會導致早期社會關注的重大差異。
或者,“眼神交流效應”的差異可能會影響社會關注的發展。眼神交流效應是一種現象,其中意識到自己成為他人關注的物件會觸發喚醒反應,從而增強社交關注協調期間的刺激顯著性和資訊處理。當我們意識到其他人在看著我們時,我們的心理過程中會發生變化,這有利於社會學習。現在有幾項研究表明,自閉症患者可能對他人的關注物件不太敏感或不太瞭解。
因此,自閉症科學提出了一個假設,即人類社會神經認知發展的第一步可能涉及嬰兒期與看護者進行數月的社會關注協調實踐。此外,我們對他人眼神交流的反應可能提供一種早期的動機立場,優先考慮嬰兒的社會關注發展和我們社會大腦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模仿自閉症幼兒的行為(這可能會影響兒童意識到另一個人正在看著他們)可以改善共同關注和語言發展。
當然,我們可以從所有這些關於我們社會心智發展的觀察中得出的最根本的教訓是,無論我們的神經發育路徑如何,我們都比不同更相似,並且自閉症患者可以教給我們很多關於人性的本質。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
延伸閱讀
Baron-Cohen, S. (2019). 神經多樣性的概念正在分裂自閉症群體. 大眾科學.
Chevallier, C., Kohls, G., Troiani, V., Brodkin, E. S., & Schultz, R. T. (2012). 自閉症的社會動機理論. 認知科學趨勢, 16(4), 231-239.
Gulsrud, A. C., Hellemann, G., Shire, S., & Kasari, C. (2016). 隔離針對自閉症譜系障礙幼兒的家長主導的社會溝通干預中的活性成分. 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 57(5), 606-613.
Grynszpan, O., Bouteiller, J., Grynszpan, S., Le Barillier, F., Martin, J. C., & Nadel, J. (2019). 自閉症中改變的凝視引導感. 自閉症譜系障礙研究, 67, 101441.
Mundy, P. (2018). 典型發育和自閉症譜系障礙中共同關注和社會認知大腦系統的綜述. 歐洲神經科學雜誌, 47(6), 497-514.
Reddy, V. (2003). 作為關注的物件:對自我-他人意識的啟示. 認知科學趨勢, 7(9), 397-402.
Senju, A., & Johnson, M. H. (2009). 眼神交流效應:機制和發展. 認知科學趨勢, 13(3), 127-134.
Stephenson, L., Edwards, S. G., & Bayliss, A. (2020). 從凝視感知到社會認知:共同和共享注意力的神經認知模型. 心理科學視角.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1745691620953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