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與滴滴涕:100 萬次懷孕可以揭示什麼——以及不能揭示什麼

分析發現,產前接觸這種殺蟲劑與患有智力障礙的嚴重自閉症的風險較高有關

出於對其環境影響的擔憂,一些國家已經禁止使用殺蟲劑滴滴涕。

根據對芬蘭一百多萬名孕婦的血液樣本進行的一項研究,懷孕期間血液中滴滴涕殺蟲劑含量較高的母親更有可能生育患有自閉症的兒童。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 160 名兒童中就有 1 名患有自閉症。任何自閉症病例都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因素和其他環境暴露。

儘管作者強調,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自閉症是由滴滴涕引起的(出於對其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的擔憂,滴滴涕的使用在許多國家已被禁止數十年),但這是首次使用直接測量殺蟲劑暴露量的方式得出的相關性。研究環境與疾病之間聯絡的研究人員表示,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滴滴涕暴露引發自閉症的機制(如果有的話)。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於 8 月 16 日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該研究還檢查了母親接觸另一組被稱為多氯聯苯 (PCB) 的化學物質的情況,發現這些物質與自閉症之間沒有關聯。這一發現加深了人們對滴滴涕是否以及如何與自閉症相關的疑問。

滴滴涕——有時仍在非洲用於控制蚊子數量——會在土壤和水中滯留數十年,並在植物和食用它們的動物中積累。多氯聯苯過去在建築材料和電子產品中很常見,往往會在某些魚類中積累到高濃度。

之前的研究已將滴滴涕和多氯聯苯與癌症聯絡起來,並表明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影響兒童早期的腦部發育和認知。然而,大多數研究都是根據參與者靠近汙染地點的程度來假設接觸這些化學物質的情況;他們沒有直接測量孕婦在懷孕期間血液中這些化學物質的含量。

為了更好地瞭解直接暴露情況,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兼流行病學家艾倫·布朗求助於芬蘭的一個生物資料庫,該資料庫自 1983 年以來一直在收集和儲存孕婦的血清樣本。

布朗和芬蘭的一組研究人員將兒童的健康記錄與一項佇列研究進行了比較,該研究收集了 1987 年至 2005 年間生育的一百多萬名婦女的血清樣本。他們發現約有 1300 名兒童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並將其中 778 名兒童及其母親與 778 對未診斷出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母親配對進行了比較,每對配對都經過仔細匹配,以出生地點、出生日期、性別和居住地為標準。

研究人員分析了母親的血清樣本和 778 名未患自閉症兒童的婦女的血清樣本,觀察了當身體分解滴滴涕或多氯聯苯時產生的某些化學物質的含量。

布朗的團隊發現多氯聯苯副產物與自閉症之間沒有相關性。但是,當他們測量血液樣本中的滴滴涕副產物含量時,他們發現,體內這種化學物質濃度較高的母親(位於最高四分位數)與滴滴涕含量較低的女性相比,生育患有自閉症兒童的可能性高出 32%。患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兒童的可能性在滴滴涕含量較高的母親中是滴滴涕含量較低的母親的兩倍。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生殖健康和環境的特蕾西·伍德拉夫說,這項研究“真的很棒”。她對芬蘭資料庫中樣本的數量和質量印象深刻,並認為滴滴涕和自閉症之間的關聯令人震驚。“這只是證實禁止它是明智之舉。”

化學難題

布朗對他的研究沒有發現多氯聯苯暴露與自閉症發病率增加之間的聯絡感到驚訝,因為其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存在這種聯絡。“它告訴我,你真的不能假設一種毒素相關,每種毒素都會相關,”布朗說。

目前尚不清楚滴滴涕究竟是如何增加自閉症風險的,但布朗提出了兩個假設。滴滴涕已被證明會導致低出生體重和早產,而這兩種都是已知的自閉症風險因素。眾所周知,滴滴涕還會與體內被稱為雄激素受體的蛋白質結合,從而使細胞對睪丸激素和其他激素做出反應。(多氯聯苯不與雄激素受體結合。)

對齧齒動物的研究表明,某些與雄激素受體結合的化學物質會擾亂胎兒大腦發育,尤其是在男孩中,男孩被診斷患有自閉症的可能性高於女孩。布朗說,他的團隊正在開始對齧齒動物進行研究,以檢驗這些假設。

加拿大本拿比西蒙弗雷澤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布魯斯·蘭菲爾也稱讚了這項研究,並表示,這種關聯似乎至少與自閉症和一些基因突變之間的關聯一樣強烈。“我們從這些型別的觀察性研究中瞭解到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他說。“這些是導致健康方面最大進步的原因。”

布朗警告說,儘管自閉症和滴滴涕暴露之間似乎存在聯絡,但即使在滴滴涕含量較高的女性中,患有這種疾病的孩子的總體風險也很低。他的團隊計劃檢視芬蘭資料庫中的其他有機化學物質,以確定它們是否可能透過與滴滴涕相互作用而影響胎兒。

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喬納森·謝弗有興趣瞭解滴滴涕水平是否與沒有自閉症的兒童的智力障礙有關。他目前正在跟蹤南非的 700 多名兒童(南非仍在繼續使用滴滴涕),這可能為殺蟲劑可能影響大腦的機制提供線索。他說,鑑於滴滴涕在環境中持續存在的時間有多長,即使在那些已經禁止使用滴滴涕的地方,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這一點上,基本上整個地球都被滴滴涕汙染了,”他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 2018 年 8 月 16 日。

Sara Reardon is a freelance biomedical journalist based in Bozeman, Mont. She is a former staff reporter at Nature, New Scientist and Science and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molecular biology.

More by Sara Reardon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