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風電場因政治僵局面臨 130 億美元損失

由於政治僵局,澳大利亞風電產業面臨 133 億美元的投資外流,這威脅到實現其自行設定的清潔能源目標的希望

作者:Byron Kaye

悉尼(路透社) - 澳大利亞由於政治僵局,風電產業面臨 170 億澳元(133 億美元)的投資外流,這威脅到給該國經濟帶來重大打擊,並扼殺實現其自行設定的清潔能源目標的希望。

自從一年前新的保守派政府表示希望削減對該行業的國家支援以來,約有 44 個澳大利亞風電場專案(約一半由海外資助)已被擱置,投資者和運營商表示,如果政府成功,他們正在考慮縮小規模或完全離開該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甚至像 Infigen 和 Pacific Hydro 這樣的澳大利亞風電場公司也實際上擱置了他們在澳大利亞的業務,Infigen 表示計劃將其所有資金投入到更友好的美國市場。

西班牙能源巨頭 Gas Natural 旗下的風電場公司 Union Fenosa 的澳大利亞發言人 Shaq Mohajerani 說:“目前是一個困難時期,政策不確定性是主要原因。”

“我們仍在考慮所有可能的後續行動方案。母公司將為我們提供策略。”

Gas Natural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有吸引力的積壓專案”,但“我們正在等待可再生能源新框架的全面發展,並希望我們在該國的業務能夠得到維持”。

風力發電在澳大利亞並不是唯一受到政府補貼不確定性或實際削減影響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在歐洲,德國在過去幾年中縮減了對太陽能發電的支援,導致太陽能公司破產申請如潮,市場萎縮。

義大利削減太陽能發電公司補貼的計劃引發了投資者外流。西班牙、希臘、保加利亞和捷克共和國在過去幾年中也發生了追溯性的太陽能補貼削減,這讓新投資者望而卻步,因為各國政府試圖控制能源成本和削減債務。

風電場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可再生能源來源,僅次於水電,但領先於太陽能,提供該國四分之一的清潔能源和 4% 的總能源需求。但是,雖然家庭可以為安裝自己的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獲得回扣,但風電場依賴於政府發放的“證書”或可交易證券來抵消成本。

一年前,當新的保守派總理託尼·阿博特下令審查該國到 2020 年的清潔能源使用目標時,這種支援遇到了障礙,最終的建議是將目標削減三分之一,與總體能源需求下降保持一致。較低的目標將意味著較低的證書價格。

中左翼工黨(政府需要其支援才能降低目標)拒絕在 2009 年執政時設定的更高目標上讓步,導致僵局,實際上導致該行業陷入停頓。

美國通用電氣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分公司(該公司在多個可再生能源專案中持有股份)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進一步投資“只有在投資者對政策環境的信心恢復後才會發生。為此,就可再生能源目標的未來達成兩黨支援至關重要。”

西班牙基礎設施集團 Acciona(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澳大利亞分公司當地總經理安德魯·湯姆森表示,由於僵局,該公司已凍結了約 7.5 億澳元的風電場專案。

他說:“當你是(一家全球企業的)子公司時,你就在爭奪資本,你就在爭奪明年的預算分配。”

“如果母公司看不到環境穩定,就很難獲得 traction。對我們來說,目前這真的很難推銷。”

保加利亞-波蘭-美國支援的風電場運營商 CWP Renewables 的董事總經理亞歷克斯·休伊特表示,如果可再生能源目標被削減,“這對行業來說是一種衝擊,基本上會造成如此大的動盪,以至於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員外流”,該公司有 15 億澳元的專案被擱置。

休伊特說:“我不能說我們是否會完全退出該國,但你會看到對公司人員的投資水平大幅下降,這將非常重大。”

 

(1 美元 = 1.2793 澳元)

 

(何塞·埃利亞斯·羅德里格斯在馬德里和尼娜·切斯特內在倫敦的補充報道;威爾·沃特曼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