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是中國境外首個宣佈他們在細胞培養中培養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團隊。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的研究小組表示,他們於 1 月 25 日從澳大利亞首位確診感染者身上分離出了該病毒。
該研究所副主任邁克·卡頓表示,該團隊現在將與世界衛生組織 (WHO) 推薦的世界各地研究實驗室分享該病毒,以幫助開發更準確的診斷測試和疫苗。“當你擁有病毒時,有些事情會更容易做,”卡頓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多爾蒂研究所病毒鑑定實驗室負責人朱利安·德魯斯說,儘管中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能夠在實驗室中培養出該病毒,但他們尚未與國際研究人員分享樣本,他們只分享了該病毒的基因序列。他說,他和他的團隊聽說中國境外的實驗室一直在努力培養該病毒,但他們發現這非常容易。他認為成功歸功於該實驗室在診斷感染以及分離和培養病毒方面的綜合專業知識。“我們把難題的兩個部分放在一個實驗室裡,”他說。
卡頓說,擁有病毒樣本將使科學家能夠建立測試,以檢測特定的免疫細胞(抗體),從而表明一個人是否感染了新型病毒。這種測試對於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人尤其有用。他說,如果沒有病毒樣本,就很難製造抗體測試。
中國深圳一項針對一個家庭的研究發現,一名兒童感染了該病毒,但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世衛組織還報告說,在中國境外有三人感染了該病毒但無症狀。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的病毒學家伊恩·麥凱表示,墨爾本小組的宣佈是個好訊息。他說,實驗室培養的樣本對於研究病毒在培養物或動物宿主體內的行為至關重要。麥凱說,儘管病毒樣本也可用於驗證分子診斷測試,但大多數實驗室已不再使用完整病毒,而是傾向於從部分基因組中合成生產病毒的各個部分。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 2020 年 1 月 29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