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揭穿疫情“假新聞”的嘗試可能弊大於利

駁斥關於疾病爆發(例如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陰謀論可能對公共衛生工作產生反作用

陰謀論錯誤地指責轉基因蚊子——圖中顯示的是它們在巴西實驗室中的幼蟲——導致了該國的寨卡疫情爆發。

它是一種來自病毒學研究所的生物武器嗎?它是否早已為人所知並已獲得專利?順勢療法藥物能有所幫助嗎?所有這些關於頭條新聞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現已正式命名為 COVID-19)的想法都是公然錯誤的。與最近發生的任何疫情(從寨卡病毒到埃博拉病毒)一樣,謊言和陰謀論的傳播速度與病原體本身一樣快。

一項新興的研究領域,即所謂的虛假資訊研究,正試圖瞭解在公共衛生危機期間,虛假信念是如何以及為何產生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媒體報道仍在展開,尚未得到嚴格分析。但一項針對早期兩次疫情的研究(恰逢關於 COVID-19 的新報告不斷湧現)揭示了扭轉關於健康危機的虛假謠言的難度。

達特茅斯學院、西班牙 IE 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社會科學實驗,結果表明,試圖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資訊來反駁關於寨卡病毒的虛假信念往往會適得其反:闢謠未能降低誤解,甚至降低了受訪者對關於該病原體流行病的準確資訊的信心。該研究發表在 1 月 29 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寨卡病毒會引起包括小頭畸形(一種嬰兒出生時頭部異常小的疾病)和其他神經系統併發症在內的出生缺陷,當 2015-2016 年疫情爆發時,在巴西引發了一系列陰謀論。一種被錯誤地認為會導致小頭畸形的殺蟲劑甚至被停用。“新出現的疾病是陰謀論滋生的原始沼澤,”研究合著者、達特茅斯學院政府學教授布倫丹·尼漢說。他的論文指出,虛假信念有助於人們扭轉對情況失去控制的感覺。當“環境中出現新的威脅,並且缺乏關於威脅來源以及如何最好地保護自己的事實資訊時,這些感覺就會出現,”尼漢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通常會抓住對威脅的簡單解釋,這些解釋可能比新興疾病的混亂、無序、隨機的現實更直觀或更少讓人感到心理不適,而這些疾病並不總是容易理解的。”

該研究首先對 1,532 名巴西人進行了面對面調查,以評估他們對寨卡病毒的誤解程度。大多數受訪者準確地回答說,該病毒是透過蚊子傳播的,而不是透過偶然接觸傳播的。但也有很多人斷言了虛假的想法:超過 63% 的人錯誤地認為轉基因 (GM) 蚊子傳播了該疾病。超過一半的人錯誤地認為,小頭畸形病例的增加是由於兒童疫苗接種或用於對抗傳播寨卡病毒給人類的蚊子幼蟲的化學物質造成的。

在調查之後,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進行了隨機線上社會科學實驗,以探究當人們被告知他們對轉基因蚊子的信念是錯誤的時,他們的反應。與對照組持有的觀點相比,“神話糾正資訊”(基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資訊)並未降低這些受訪者對陰謀論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這種糾正產生了“溢位效應”,大大降低了人們對關於該流行病的九個準確事實中的六個的信念。研究人員認為,闢謠未能奏效的原因可能與所謂的“受汙染的真相效應”有關:警告公眾先前瞭解的資訊是不準確的行為可能會增加對其他疾病相關知識的懷疑,即使這些知識是正確的。

該研究還包括 2018 年針對巴西黃熱病疫情的另一項實驗。該調查在使用糾正性資訊來轉變態度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這可能是因為這種疾病對巴西人來說更熟悉。但它仍然未能加強對控制蚊子或採取預防措施的政策的支援。

這篇新論文可能指向一些策略,這些策略避免過度強調在公共衛生運動中提供闢謠資訊的作用,而傾向於關於應採取的最佳措施的簡單資訊——尼漢說,這是他從他對兒童疫苗接種的公眾態度的研究中得出的教訓。“更有效的方法是透過受信任的機構和領導人在社群中工作,建立信任並傳達疫苗接種對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他說。

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兼政治實驗研究實驗室主任亞當·貝林斯基(未參與該研究)表示,該研究“為了解公共衛生領域糾正策略的侷限性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作者測試了真實的健康呼籲,但可悲的是,發現它們的有效性有限,尤其是在試圖鼓勵預防行為方面。” 他補充說,“研究結果可能令人沮喪,但在虛假資訊領域,弄清楚哪些現有專案不起作用,與弄清楚哪些專案可能起作用同樣重要。”

明尼蘇達大學健康傳播學副教授艾米麗·弗拉加(也未參與這項工作)發現,在她自己與喬治城大學的萊蒂西亞·博德共同進行的研究中,糾正性資訊實際上可以有效地改變態度。但她讚揚了寨卡研究的質量,即使她想知道是否更明確地提示提供給受訪者的資訊來源可能有助於改變他們的觀點。“我很驚訝和失望地看到,基於世界衛生組織為消除圍繞寨卡病毒的謠言所做的努力的糾正措施不僅無效,而且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弗拉加說。“我認為結果很有可能適用於其他新出現的健康問題,例如[新型]冠狀病毒,因為[疫情]的許多特徵是相似的:一種相對未知的疾病,傳播速度極快,並且關於[其]影響的證據迅速變化。”

糾正虛假信念的程度將需要對不同疫情進行進一步研究。“還有其他結果表明,人們陰謀論的糾正很敏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認知科學教授斯蒂芬·萊萬多夫斯基(未參與尼漢的論文)說。“但在目前,我們不確定這會在何時適用,又會在何時不適用。”

加里·斯蒂克斯,《大眾科學》的思維和大腦主題高階編輯,編輯和報道推動腦科學走向生物科學前沿的新興進展。斯蒂克斯編輯或撰寫過封面故事、專題文章和新聞,主題廣泛,從一個人沉浸在思考時大腦中發生的事情,到減輕抑鬱症等情緒障礙的腦植入技術的影響。在接管神經科學領域之前,斯蒂克斯作為《大眾科學》的特別專案編輯,負責該雜誌的年度單主題特刊,構思和製作了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查爾斯·達爾文、氣候變化和奈米技術的特刊。他負責的一個關於時間的所有表現形式的特刊獲得了國家雜誌獎。斯蒂克斯與他的妻子米里亞姆·拉科布共同撰寫了一本名為《誰給千兆位元組?技術困惑者的生存指南》的技術入門書。

更多作者:加里·斯蒂克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