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國家會議上,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摧毀的城市,美國總統喬·拜登和其他領導人有機會開始解決國家威脅使用核武器的長期問題。俄羅斯在核威脅的支援下,在過去一年中入侵烏克蘭,這讓所有人看到了核武庫的核心目的:脅迫和恐嚇。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聚會上,拜登及其同僚需要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提議採取行動,即七國集團“表明堅決承諾,絕對拒絕威脅或使用核武器”。
為了做到這一點,美國及其盟友必須承認,任何和所有威脅使用核武器的行為,而不僅僅是俄羅斯的威脅,都是不可接受的。
眾所周知,1945 年 8 月 6 日,廣島在美國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摧毀。鮮為人知的是,當天隨之而來的是第一次威脅使用核武器。哈里·杜魯門總統威脅日本“如果他們現在不接受我們的條款,他們可能會 ожидают 從空中降下毀滅之雨,這是地球上前所未見的。” 8 月 9 日,當第二顆原子彈摧毀長崎時,又一次威脅來臨;杜魯門宣佈“我們將繼續使用它,直到我們徹底摧毀日本發動戰爭的能力。只有日本投降才能阻止我們。”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所有七國集團國家(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都譴責普京總統在 2022 年 2 月、4 月 和 9 月 威脅使用俄羅斯核武器。但與俄羅斯一樣,這些國家本身也選擇了依賴核武器威脅的軍事戰略。
七國集團核不擴散主任小組於 4 月 17 日發表的宣告可預見地宣稱,與俄羅斯不同,他們國家的安全政策“基於這樣一種理解,即核武器,只要存在,就應該服務於防禦目的,阻止侵略,防止戰爭和脅迫。” 正如可預見的那樣,俄羅斯官員聲稱普京的言論僅僅是對美國或北約直接軍事幹預烏克蘭的威懾。
然而,無論意圖如何,潛在的核邏輯是相同的。國防知識分子丹尼爾·埃爾斯伯格在 1959 年的一次著名演講“訛詐的理論與實踐”中描述了這一點。埃爾斯伯格觀察到:“核武器在政治中有一種卓越的用途:支援威脅。這些威脅幾乎不可避免地被推薦為政策工具,不僅對擴張主義強權,而且對維持現狀的國家也是如此。” 他闡述道:“稱之為訛詐,稱之為威懾,兩者都稱之為……脅迫:透過威脅影響他人行為的藝術。當然,這裡的關鍵是,對於核武器,我們正在處理武力威脅。”
政治學家理查德·貝茨在他 1987 年對冷戰經驗的評估《核訛詐與核平衡》中觀察到,“對脅迫性威脅是合法的威懾還是令人討厭的訛詐的看法,可能取決於一個人是在發出威脅還是在面對威脅。而且,在某個方面,關於威脅最重要的事情是它如何被目標看待。” 其他學者指出,從 1945 年到整個冷戰時期,美國領導人的核威脅是危險的,而且通常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自冷戰結束以來,威脅使用核武器的法律、道德和安全背景受到了非武器國家聯盟的挑戰,這些國家主要來自全球南方,以及國際組織,特別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代表醫生、律師、科學家、和平活動家和原子彈爆炸及核試驗倖存者的非政府組織 (NGO)。一項引人注目的非政府組織領導的運動透過聯合國大會進行,最終在 1996 年國際法院諮詢意見中確定,威脅使用核武器(以及使用核武器)通常違反國際法。
2017 年,在非政府組織的支援下,聯合國 122 個國家同意《禁止核武器條約》(TPNW)。其約束性義務之一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迄今為止,該條約已有近 100 個簽署國。沒有一個核武器國家簽署。
2018 年,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得出結論:“威脅或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特別是核武器,這種武器具有不分青紅皂白的效果,並且其性質會導致災難性規模的人類生命毀滅,這與尊重生命權是不相容的,並且可能構成國際法下的犯罪。”
在 2022 年 6 月,在他們的第一次會議上,禁核條約締約國宣佈,“任何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行為都違反國際法,包括《聯合國憲章》”,並“明確譴責任何和所有核威脅,無論是明確的還是隱含的,也無論情況如何。”
威脅使用核武器所暗示的破壞規模超出了任何道德衡量標準。
2023 年 1 月,拜登和岸田發表聯合宣告,“我們明確宣告,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將是對人類的敵對行為,無論如何都是不正當的。”
這種判斷僅適用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說法令人震驚。
如果我們想要避免災難,美國和其他核武器國家的核使用政策需要承認,任何和所有威脅使用核武器的行為都需要同等對待。七國集團領導人應關注由核威脅減少物理學家聯盟組織,並獲得 1000 多名科學家認可的宣告,該宣告指出,“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任何威脅使用核武器的行為都是極其危險且完全不可接受的。” 它繼續“呼籲世界各地所有人民和政府明確譴責所有核威脅,無論是明確的還是隱含的,以及任何使用此類武器的行為。”
作為第一步,拜登總統以及其他七國集團領導人,他們的所有國家要麼擁有核武器,要麼依賴美國代表他們使用核武器,應該宣佈美國及其盟友將像他們要求其他人做的那樣行事,並將接受以他們適用於他人的相同標準來評判。他們必須毫無保留地接受,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核武器都將是“對人類的敵對行為,無論如何都是不正當的。”
如果七國集團領導人選擇,廣島峰會可以標誌著他們不再尋求將他們自己的核威脅合理化為可接受的政策工具。現在是時候制定以人為本的標準來判斷核威脅了,無論威脅的發出者、目標或政治目標如何,該標準都應保持不變。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