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週公開和私下的激烈辯論,一小群天文學家投票決定將冥王星從行星地位降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天文學家拒絕了一個特別委員會提出的廣泛定義,將行星定義為:圍繞太陽執行的天體;具有足夠的質量變成球形;並且“清除了其軌道周圍的區域”。由於矮小的冥王星無法支配附近的,軌道與之交叉的海王星,也未能清除柯伊伯帶中許多冥王星大小的天體,因此根據新定義,它不符合行星的資格。
“我們在76年前犯了一個錯誤,”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說,他透過發現冥王星軌道之外的幾個大型天體,提出了更嚴格定義的需求。“我以為人們會害怕將冥王星降級。但這是一個正確的科學決定。”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冥王星指定為仍在尋找名稱的新類別天體中的第一個,其中“冥王星”(pluton)被拒絕,而“冥王星的”(plutonian)——字典中定義為與冥王星或冥府居民有關——正在努力被接受。這個冰冷的天體暫時被賦予了“矮行星”的稱號,基本上是指任何不是行星衛星的圓形天體,並且未能清理其軌道路徑。但並非所有天文學家都對這個術語感到滿意;布朗指出,“有一個詞可以精確地描述這些東西:小行星(planetoid)。” “我很驚訝他們覺得有必要創造一個無人使用的詞,而不是使用一個每個人都在使用的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有些人還指出,其他行星也未能清除其周圍區域:木星與數千顆特洛伊小行星同步移動,而地球也未能完全消除被許多潛伏在其軌道附近的近地天體(NEO)之一撞擊的可能性,西南研究院的行星科學家、美國宇航局最近發射的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任務的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指出。“我認為這很令人尷尬。世界上不到 5% 的天文學家在一次分裂投票中投票支援一個草率且技術上不正確的定義,”他抱怨道。“最終,這種定義無法透過常識檢驗。”
最終的決定可能無論如何都不在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真正讓它固定下來的是教科書作者決定寫什麼,”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和科學史名譽教授歐文·金格里奇指出。“我認為這是一場語言災難。你仍然無法回答冥王星是否是行星這個問題?” 無論如何,對於像布朗這樣有抱負的行星發現者來說,門檻現在已經高得多。“這將非常困難,”他說,他推測在柯伊伯帶以外的太空深處可能存在足夠大的天體。“我發現這是一個有趣的挑戰,我很樂意迎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