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首次近距離觀察近地小行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去年11月,日本的隼鳥號探測器首次嘗試著陸一顆小行星並採集樣本帶回地球。雖然尚不清楚取樣是否成功,但這項任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近距離觀察一顆近地小行星的機會,相關細節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的幾篇論文中。

小行星糸川是成千上萬顆具有地球交叉軌道的小行星的典型代表。“這項任務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們首次訪問這種大小的小行星。它是最小、最常見的小行星型別。它的大小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如果其中一顆撞擊地球,可能會導致全球性災難,”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小行星專家埃裡克·阿斯波格說,他與這項任務無關。

糸川長約500米,由鬆散堆積的岩石碎塊組成,僅靠小行星自身的引力勉強維繫在一起。儘管一些專家預測大多數小行星應該具有這種瓦礫堆結構(數百萬年深空碰撞的結果),但這是首次直接觀察到這種型別的小行星。之前研究過的小行星都被發現是堅實的岩石塊。然而,糸川很可能是由這些較大物體碰撞產生的碎片聚結而成。像所有小行星一樣,它的礦物成分提供了太陽系構成部分的線索。地球和其他內行星是由與糸川類似的岩石塊形成的,主要由矽酸鹽橄欖石和輝石以及鐵組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隼鳥號任務的資料收集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科學家對取樣嘗試的把握較小。在兩次觸地中的第一次,當航天器從小行星上彈起時,可能捕獲了少量碎片,因此JAXA團隊現在正試圖將其導回地球。然而,該飛行器在一系列挫折中嚴重受損;由於沒有電池電力和極少的燃料,它將不再像原計劃那樣在明年夏天到達。科學家們將不得不等到2010年才能檢驗可能是首次帶回地球的小行星碎片。

About Karen Schrock

Kate Schrock has been an editor of 大眾科學 MIND since 2007, where she edits feature articles and runs Head Lines, the magazine's news department. After studying astronomy and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he worked in the Laboratory of Neuro Imag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tudying the brain structure of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She then enrolled in the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ogram at New York University, where she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More by Karen Schro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