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究團隊首次在可見光譜中觀測到除太陽以外的恆星的熱外層大氣,即日冕。發現這樣的日冕很困難,因為來自恆星其他部分的光通常會壓倒它。就我們的太陽而言,我們可以在日食期間瞥見日冕,它至少延伸到太空 1 億英里之外。但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於其他恆星。
早期對太陽日冕發射的光譜分析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無法將他們發現的光譜歸因於已知的化學元素。然而,到 1941 年,他們發現發射來自電離鐵原子,這些原子失去了大約一半的 26 個電子。這種熱的電離氣體以 X 射線波長髮出大部分能量。由於 X 射線無法穿透地球大氣層,只能從太空進行研究,因此直到 1975 年研究人員才探測到來自其他恆星的類似 X 射線發射。
在隨後的幾年裡,科學家們探測到許多不同恆星的 X 射線發射,並確信恆星日冕一定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但儘管有這些觀測結果,除了太陽的日冕之外,沒有人曾在可見光譜中觀察到日冕。因此,來自德國漢堡大學的 Juergen Schmitt 和他的團隊著手實現這一目標。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Schmitt 的團隊決定研究獅子座 CN 星,這是一顆位於獅子座,距離地球八光年的紅矮星。研究人員使用甚大望遠鏡紫外可見光梯形攝譜儀,獲取了該恆星的光譜,並尋找與太陽相似的電離鐵的發射。“我們看到了一個強烈的譜線,正好在正確的位置,”施密特回憶道。但進一步的調查表明,發射來自色球中的電離鈦原子,即恆星的低層大氣。徹底的分析最終揭示了一條潛在的,更廣泛的譜線:來自電離鐵的日冕發射線。與此一起,他們找到了該恆星日冕的視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