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南特——小行星通常被認為是碎片,是在行星形成過程中未使用的殘餘物和奇怪的腫塊。但當談到灶神星,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時,克里斯·羅素幾乎不認為這塊岩石僅僅是廢棄物。“我已經開始稱它為最小的類地行星,”羅素說,他是美國宇航局黎明號任務的首席研究員,該任務於七月將一艘宇宙飛船送入灶神星軌道。
羅素和他的同事們在週一給出了他們如此重視灶神星的原因。在行星科學美國天文學會分會和歐洲行星科學大會的聯合會議上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黎明號任務的研究人員宣佈了自宇宙飛船進入軌道以來收集到的一些發現——這些發現使灶神星看起來更像一個獨立的世界,而不是僅僅是一個殘餘物。“我們發現灶神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奇異小世界,”該任務的副首席研究員,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卡羅爾·雷蒙德說。
灶神星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直徑僅為 560 公里——太小且形狀不規則,無法被歸類為矮行星。但它似乎有一個巨大的金屬核心和一個玄武岩地殼,就像地球一樣。並且它帶有過去地質動盪的傷疤,最有可能由大型撞擊引發,包括裂谷、山地隆起以及靠近其赤道的一條引人入勝的凹槽帶。“它具有構造特徵,就像地球上一樣,”羅素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顆小行星成為黎明號特別有趣的目標,因為這顆太空岩石也攜帶了太陽系大部分歷史的證據。落在地球上的灶神星隕石使行星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測量小行星的年齡,表明它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大型天體之一。(因為它相對於類地行星來說很小,所以它會比那些天體更快地冷卻和凝固。)因此,灶神星為研究早期太陽系最初數百萬年中形成行星的物質和過程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驗室。
現在看來,過去四十億年也是灶神星演化過程中非常有趣的一段時間。事實上,這顆小行星擁有一座地球無法比擬高度的山峰。灶神星南極的一個巨大的山峰,目前尚未命名,從其底部到山頂上升約 20 公里,大約是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高度的兩倍,莫納克亞山是從海底到山頂的地球上最高的山。
“灶神星南極的山非常非常大——幾乎和太陽系中最大的山奧林匹斯山一樣大,”羅素在談到火星上高聳的、大約 25 公里的火山峰時說。“我們還沒有弄清楚南極山脈的構造原因,所以這是我們未來的工作。”
這座山從一個大型撞擊盆地的中心升起,但雷蒙德警告說,現在就斷定這座山峰僅僅是一個帶有撞擊隆起中心的隕石坑還為時過早。數十億年前南部的一次大型撞擊確實留下了一個清晰可見的痕跡,使南半球覆蓋著噴出物並填滿了附近的隕石坑。根據小行星上隕石坑計數的初步年代學分析表明,很久以前,某種東西重置了南半球的時鐘。“來自南部某些區域的年齡似乎要年輕得多,比北部年輕多達十億年,”雷蒙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