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次,一艘航天器即將與一顆小行星進行親密接觸。
今年 6 月,日本隼鳥2號任務到達了直徑 1 公里的小行星龍宮,其目標是在明年年初從其塵土飛揚的表面採集樣本。12 月 3 日,NASA 的 OSIRIS-REx 航天器將抵達一顆更小的太空岩石,名為貝努,以追求相同的目標。
OSIRIS-REx 將在未來幾周內飛過貝努的兩極和赤道,收集資訊以估算其質量。如果一切順利,12 月 31 日,探測器將更接近其目標——這個直徑 500 米、呈菱形的貝努將成為有史以來被航天器環繞的最小行星天體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20 年 7 月,經過一年半的深入研究,OSIRIS-REx 將降低自身高度到達貝努的表面,伸出一個機械臂並吸取至少 60 克小行星塵土帶回家。如果塵土按計劃在 2023 年到達地球,它將是自 1972 年最後一批阿波羅宇航員離開月球以來,採集到的最大的行星樣本。
貝努的圖片顯示,其表面佈滿了斑駁的鹽和胡椒狀物質,至少有一塊大巨石和一些看起來鬆垮的隕石坑。“明暗斑點令人興奮,”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行星科學家、任務的首席研究員丹特·勞雷塔說。“隨著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將獲得很多樂趣。”
OSIRIS-REx 和隼鳥2號的科學家一直在分享他們各自小行星的資料。同時進行兩個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是第一次。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位於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行星天文學家露西·麥克法登說,比較這些發現“將是一場科學盛宴”。
貝努上的塵土
像龍宮一樣,貝努是一顆顏色較深的小行星,被認為類似於在地球上發現的一些富含碳的隕石。OSIRIS-REx 的研究人員選擇它作為目標,是因為它的相似性,因為它在軌道上並且大小容易從地球訪問,並且它可能在 22 世紀撞擊地球。透過訪問貝努,科學家希望更多地瞭解影響小行星在太空中移動的力量——例如被太空岩石吸收和重新輻射的熱量,這可能會降低或增加它們撞擊地球的風險。
這項耗資 8 億美元的 OSIRIS-REx 任務於 2016 年啟動,還旨在更多地瞭解太陽系的起源。研究貝努的化學成分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瞭解在太陽系形成後不久(大約 45 億年前),水和益生元分子是如何在太陽系中分佈的。
並且獲取貝努表面灰塵的樣本將允許工程師測試可能有助於小行星採礦的技術,例如如何在近零重力下精確飛行。“任何小行星採礦的努力都必須瞭解如何做到這一點,”勞雷塔說,他是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小行星採礦公司 Planetary Resources 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OSIRIS-REx 還攜帶了加拿大航天局的雷射掃描器,該掃描器將構建小行星的 3D 圖片。
該任務的縮寫和貝努的名字都參考了埃及神話。OSIRIS-REx 代表起源、光譜解釋、資源識別和安全-風化層探測器;奧西里斯是埃及的冥界之神。貝努是埃及神靈,通常以蒼鷺的形狀描繪,據稱該航天器的取樣臂與之相似。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8 年 11 月 29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