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顆名為 2007 XB10 的小行星將呼嘯掠過地球,這顆小行星直徑為 1.1 公里,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全球性破壞。就近地天體而言,幸運的是,它將在相當遠的距離掠過,距離地球 1060 萬公里,是地月距離的 27.6 倍。的確,在不久的將來,似乎沒有巨型小行星會改寫歷史。壞訊息是,我們預計在未來 200 年內,一顆小型太空岩石會在大氣層中爆炸,其威力足以摧毀一座小城市。
近地天體 (NEO) 是指距離地球 1.95 億公里以內的的小行星或彗星。2009 年,NASA 統計出有 90 顆近地天體接近地球五個地月距離以內,有 21 顆在一個地月距離以內或更近。近地天體搜尋者通常在影像中將它們檢測為斑點,而這種短暫的瞥見會使它們的軌道難以計算。因此,研究人員只能在等待更多資料的同時預測撞擊的可能性。NASA 已經發現了 940 顆直徑為一公里或更大的近地天體(約佔估計總數的 85%),而且沒有一顆會與地球相撞。(摧毀恐龍的近地天體直徑約為 10 公里。)
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 今年早些時候釋出的一份報告稱,然而,現在更大的威脅來自較小的岩石。這些小行星和彗星——大約有 10 萬顆直徑在 140 米或以上——太小而無法帶來世界末日,但即使是該範圍的最低端,也可能傳遞 300 兆噸 TNT 的撞擊能量。而且,這些事件發生的平均頻率(對於 140 米的物體,大約每 30,000 年一次)遠高於,例如,一公里撞擊(每 700,000 年一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鑑於可能存在的危險,國會在 2005 年授權 NASA 在 2020 年之前找到 90% 的此類近地天體。但 NRC 發現,預算短缺將使科學家無法按時完成這項任務。近地天體搜尋者每年獲得約 400 萬美元的聯邦資金。
無論如何,就風險而言,研究人員甚至在考慮更小的物體,因為最有可能發生的近地天體情景是直徑 30 至 50 米的“城市殺手”,即會在大氣層中爆炸的火流星。最著名的此類毀滅性“空中爆炸”發生在 1908 年的西伯利亞通古斯卡,該事件夷平了倫敦大小的區域。亞利桑那州巴林傑隕石坑這個著名的隕石坑就是由這個尺寸級別的隕石造成的。
目前,關於空中爆炸的一些最佳資訊由美國國防部、能源部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監測站儲存。NRC 報告要求更多地共享這些嚴密保守的資料,報告估計每 200 年發生一次 25 米的空中爆炸。大多數爆炸發生在海洋上空,那裡對生命的直接風險較低,但可能引發海嘯。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小組成員馬克·博斯洛夫說,每年都會有一顆四米大小的物體墜入大氣層並燃燒殆盡。
如果我們發現一顆註定要撞擊地球的近地天體,我們該怎麼辦?NRC 小組成員、馬里蘭大學的邁克爾·F·阿赫恩說,現實的減災計劃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於中等大小的物體,並且有數年或數十年的預警時間,動能撞擊器是最有意義的。這個想法是將一個或多個大型航天器撞擊到一個物體上,以改變其路徑。核爆是應對超過 500 米的近地天體的唯一選擇,前提是預警時間為數月至數年。
對於城市摧毀級別和較短的提前期,選擇是有限的,或許僅限於疏散,阿赫恩認為,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很幸運能夠有效地完成疏散。似乎更有理由慶幸的是,據我們所知,沒有什麼東西正在朝我們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