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法停止思考,讓大腦一片空白?
—約翰·亨德里克森,透過電子郵件
巴里·戈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和認知科學教授,回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原諒你的大腦這個小小的煩惱,因為它曾努力拯救你的生命——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你祖先的生命。你很可能不需要擔心灌木叢中的沙沙聲是兔子還是豹子,也不必在湖邊散步時確定最佳逃生路線,或者想知道草地上奇怪的圖案是蛇還是枯枝。然而,這些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是生死攸關的決定。最佳的時刻準備狀態需要一個不斷工作的大腦,這是一項需要大量能量的努力。(為了說明這一點,現代人類的大腦僅佔我們體重的2%,但它消耗了我們20%的靜息能量。)如此耗能的大腦,一個不斷尋找線索、聯絡和機制的大腦,只有透過哺乳動物的新陳代謝調整到恆定的高速率才有可能實現。
持續思考是將我們從大草原上最受歡迎的食物——以及一個幾乎滅絕的物種——提升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命形式的原因。即使在現代世界,我們的大腦也總是不斷運轉,以在我們從周圍環境中獲取的資料中尋找危險和機遇,有點像搜尋引擎伺服器。然而,我們的大腦更進一步,還主動思考,這項任務需要更多的心理處理。
因此,即使我們大多數人不再擔心草地裡的豹子,我們也會遇到新的危險和機遇:就業、利率、“七折”促銷以及騙子提供2000萬美元,只需我們少量投資。我們的靈長類動物的遺產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好處:駕馭社會系統的能力。作為社會動物,我們必須跟蹤誰是頂層人物,誰不是,誰可能幫助我們,誰可能傷害我們。為了學習和理解這些資訊,我們的大腦不斷地計算“如果……會怎樣?”的情景。我必須做什麼才能在工作場所或社會或 финансовый 等級中晉升?這裡的危險是什麼?機會是什麼?
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受益於擁有一個全天候工作的大腦,即使這意味著不時地應對侵入性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