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災肆虐,澳大利亞卻 стремится 排放更多碳

批評人士稱,碳核算中的漏洞破壞了限制全球變暖的《巴黎協定》

澳大利亞災難性的叢林火災季來臨之際,該國繼續堅持氣候漏洞,批評人士稱,這將破壞《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控制在相對安全水平的目標。

9月份開始的火災是創紀錄高溫和乾旱的結果,科學家表示這與氣候變化相符——如果世界錯過在本十年將升溫限制在1.5攝氏度的機會,情況可能會惡化。新南威爾士州和其他州的火災迄今已造成20人死亡,多達5億隻動物喪生,令人擔憂物種滅絕。

但儘管民意調查顯示,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日益加劇,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直到12月才承認氣候變化與“許多其他因素”之間的聯絡。他無視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9月在紐約舉行的氣候峰會(儘管當時他身在美國),並且他的代表在上個月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結束前幾天就退出了會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雖然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一直被視為聯合國氣候領域中一個缺乏雄心的存在,但今年它徹底變成了一個棄兒。這是因為莫里森政府在去年突然堅持,它計劃利用即將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協議中的碳核算漏洞來履行其本已溫和的《巴黎協定》承諾,並向國內受眾承諾,這種會計伎倆將限制該協議對澳大利亞煤炭和天然氣出口部門造成的壓力。

這一資訊激怒了在馬德里會議上決心在實現1.5攝氏度目標方面取得進展的進步國家。

哥斯大黎加環境和能源部長卡洛斯·曼努埃爾·羅德里格斯在馬德里接受E&E News採訪時表示:“顯然,有些國家對如何達成協議存在一些合理的擔憂,而另一些國家則沒有。”

在馬德里會談之前的哥斯大黎加聖何塞會議上,羅德里格斯和來自其他30個國家(小島嶼國家、進步中的發展中國家和歐盟成員國)的代表認可了一套良好的碳核算原則。目標是澳大利亞的結轉提案和巴西的要求,即《京都議定書》的信用額度應有資格在《巴黎協定》下進行交易,並允許重複計算減排量。

隨著在西班牙首都舉行的會談進入緊張的最後一天,羅德里格斯打破了慣例,在新聞釋出會上點名批評了澳大利亞、巴西和美國。他後來告訴E&E News,他後悔“點名羞辱”這三個國家,但他堅稱,像澳大利亞這樣將舊《京都議定書》配額用於新的《巴黎協定》承諾的提議將威脅該協議的環境完整性,並使1.5攝氏度的目標更加遙不可及。

他說:“一個非常糟糕的協議是不可接受的。”“明確理解我們存在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並且我們將在全年討論這些問題,這是可以考慮的事情。”

但澳大利亞表示沒什麼可討論的。莫里森及其政府認為,澳大利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絕對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其國家自主貢獻給《巴黎協定》。莫里森拒絕接受對其缺乏雄心壯志的指責。

他在12月墨爾本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被問及氣候會談時對記者說:“我要說的是,澳大利亞正在實現並超過我們的減排目標。”

《京都議定書》“澳大利亞條款”的起源

莫里森的吹噓與其他分析形成對比。上個月釋出的一項對61個主要經濟體的排名顯示,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保護性最差。

事實上,澳大利亞聲稱目前採取了氣候行動,其根源在於過去——具體而言,是1990年的高森林砍伐率,根據Climate Analytics的分析,這在達到峰值之前向大氣中增加了驚人的1.316億噸二氧化碳。

在1997年同意《京都議定書》後,澳大利亞接受了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將排放增長保持在不超過1990年水平8%的目標——考慮到1990年的森林砍伐高峰人為地將其基線提高了比平均年份高出24%,這是一項輕鬆的任務。澳大利亞將結轉額外配額的權利作為加入第二個《京都議定書》承諾期的條件。

現在,該國希望對《巴黎協定》也這樣做。

澳大利亞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到2030年將其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減少26%至28%,但根據Climate Analytics的資料,目前僅有望減少7%。

莫里森政府在去年年底釋出了基於土地利用的估計,該估計為1990年的森林砍伐提供了更高的估計——將1990年的基線提高到高於澳大利亞之前聲稱的水平。如果它獲得《京都議定書》配額的信用額度,澳大利亞只需將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減少14.3%即可聲稱減排26%。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預計減排量與土地利用有關,而不是能源或工業排放,預計能源或工業排放量從現在到2030年將基本持平。相比之下,去年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表明,1.5攝氏度的目標將要求世界在2030年前將排放量減半。

今年的澳大利亞火災季釋放的3.5億噸二氧化碳如何計入任何這些核算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儘管澳大利亞的漏洞在全球範圍內不受歡迎,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阻止它。對於未能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沒有後果,而且澳大利亞直到各國在2018年波蘭卡托維茲就《巴黎協定》的大部分規則手冊達成一致後,才表明希望使用《京都議定書》時代的配額。

Climate Analytics執行長比爾·黑爾本人也是澳大利亞人,他在馬德里表示,澳大利亞談判代表告訴他們的外國同行,結轉條款是不容辯論的。

他說:“你可以理解發展中國家對此的憤怒,他們會說,‘好吧,這是這個富裕國家——地球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他們什麼也沒做,不值得獲得這些剩餘單位。絕對什麼都沒有。’然後就來了,基本上,實際上,用外交槍指著每個人的腦袋說,‘如果你們不同意這一點,我們就直接拿走並照樣做’。”

談判代表在馬德里尋求妥協方案,以限制澳大利亞可以聲稱的配額範圍,但這些措辭本應附加在《巴黎協定》規則手冊中關於排放交易的最後未決部分。但這些談判破裂了。

Climate Analytics指出,《巴黎協定》規則手冊的氣候核算條款要求各國表明,國家自主貢獻應不斷提高雄心,並代表一個國家可能達到的最高雄心。它認為,澳大利亞不太可能達到該標準,並暗示這可能是一個障礙。

華盛頓特區氣候與能源解決方案中心執行副總裁埃利奧特·迪林格表示,只有澳大利亞才能阻止自己獲得這些配額的信用額度。

他說:“《巴黎協定》規則手冊對此問題保持沉默,這實際上意味著它留給了國家自行決定。”

包括洛伊研究所和澳大利亞研究所等公司最近在澳大利亞進行的民意調查表明,叢林火災正在促使更多澳大利亞人將氣候變化列為首要問題。但這主要是在已經確信的選民中——尤其是年輕人和城市中心的人。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能源問題副研究員、澳大利亞人拉克蘭·凱里說:“這實際上意味著,它不一定會以可能真正導致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的方式對政府施加壓力,尤其是在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己見的情況下。”

莫里森的政策在他的基本盤中仍然相對受歡迎。他將保護澳大利亞煤炭和天然氣生產商作為去年競選活動的核心,並受益於與魯珀特·默多克媒體帝國的密切關係,該帝國反對排放政策。

經E&E News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E&E在www.eenews.net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