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狂熱已經席捲了我們的經濟,並將很快擴充套件到地球之外,成為航天器中無處不在的技術。值得一問的是,這對尋找外星智慧意味著什麼?就像在地球上一樣,人工智慧有望重新思考長期以來對太空探索的珍視希望,例如發現我們並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
人工智慧的進步解釋了這種雄心。2017年推出的“Transformer”神經網路架構已成為當今大型語言模型 (LLM)的基石。這些模型在網際網路規模的資料集上進行訓練,包含著海量的人類知識,並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資料,它們將影響全球近40%的就業崗位。
這項技術能幫助我們與假設中其他地方的先進文明進行交流嗎?SETI,即搜尋地外文明計劃,與METI,即向地外文明傳遞資訊計劃,幾乎同時出現,後者的目的是嘗試尋找並與地外文明進行交流。但在40年的認真搜尋之後,我們尚未找到這樣的外星智慧,我們的資訊仍然沒有得到回應。鑑於銀河系的浩瀚和我們初步的搜尋努力,我們不能斷定我們是銀河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然而,現在可能是徹底反思我們方法的時候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為對外星生命充滿好奇的科學家,我們建議推進 METI,不僅傳輸音樂、數學或我們自己的簡短描述,還要傳輸更有意義的東西:一個精心策劃的大型語言模型,它概括了人類和我們所居住世界的多元本質。這將使外星文明能夠間接地與我們對話並瞭解我們,而不會受到浩瀚太空及其相應的人類生命週期延遲的通訊的阻礙。外星人可以學習我們的一種語言,向 LLM 詢問有關我們的問題,並收到代表人類的回應。
這是一個激進且可能冒險的想法,因為不友好的外星人可能會濫用這些資訊。然而,鑑於最近的發現,這是一個值得開始討論的問題。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TESS) 等太空望遠鏡已經揭示,我們的星系充滿了系外行星,據估計,至少有 3 億顆與地球相似,可能蘊藏著液態水。我們相信,其中一些世界可能存在著渴望與我們相遇並瞭解我們的技術文明。
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是 SETI 和 METI 之父,他明白我們的星系可能存在其他技術文明。他在 20 世紀 60 年代發起了奧茲瑪計劃,監聽了兩顆附近的恆星,後來領導開發了 1974 年的阿雷西博資訊。該資訊包括基本的數學和化學資料、DNA 的描述以及有關人類人口、我們的太陽系和我們的技術的資訊。該資訊僅包含 1,679 個二進位制數字,其靈感來自早期個人計算機的畫素化螢幕。如果德雷克今天還活著,他無疑會認識到人工智慧在增強與外星智慧交流方面的潛力。
對於星際通訊,較小的開源語言模型,例如 Meta 的 Llama-3-70B 和 Mistral AI 的 Mixtral 8x22B,將允許使用精選資料集進行訓練。通常,Llama-3-70B 的大小約為 130 GB,這對於跨越光年傳輸而沒有錯誤來說有點龐大。然而,透過一種稱為量化的技術,我們可以在保持其效能的同時將其壓縮到幾 GB。對於星際通訊至關重要的是,它將允許人工智慧在沒有網際網路連線的情況下自行執行。
假設我們想將這些 LLM 傳送給外星人,我們有兩種主要技術:無線電通訊,它範圍廣但速度慢;雷射通訊,它具有方向性且速度快。透過無線電,NASA 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實現了高達每秒 100 兆位元 (Mbps) 的下行資料傳輸速率。這意味著將整個全尺寸 Llama-3-70B 模型傳輸到月球大約需要半小時。月球雷射通訊演示已實現 622 Mbps 的資料速率,這將傳輸時間縮短至約五分鐘。
到達月球以外的先進文明涉及解決恆星之間巨大的距離、訊號衰減和當前的技術限制。例如,NASA 的靈神星任務於去年發射,目標是富含金屬的小行星,它配備了一種原型雷射星際通訊裝置。該雷射技術已實現幾百 Mbps 的資料速率。然而,使用當前技術進行星際通訊可能會降至每秒 100 位元,從而導致向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我們最近的鄰近恆星系統,距離地球略多於四光年)傳送人工智慧的傳輸時間長達數百年。
我們可以改為傳輸一個精心策劃的、如上所述的、只有幾 GB 大小的較小模型,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內完成,使其成為人類可行的專案。它不僅可以生成文字,還可以生成影像和聲音。其內容、個性和基調應由研究人員、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其他專家確定,以代表整個人類。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更強大的雷射來提高傳輸速率。正如突破性倡議之一提出的那樣,透過組合多個 10 千瓦雷射器以實現 100 吉瓦強度的發射器,我們可以跨越數光年傳輸大量資料。另一個先進專案建議使用太陽作為引力透鏡來放大訊號並建立超高速星際通訊系統。我們需要一個配備雷射器的探測器,它位於距離太陽 550 個天文單位或 820 億公里的地方,超出冥王星的軌道。
另一種雖然更古老但仍然可行的解決方案是為每個太空任務配備一臺簡單的加固型機載計算機,其中包含一個精心策劃的 LLM 和一個與之通訊的介面。這種數字時間膠囊方法既是對模擬旅行者金唱片遺產的致敬,也是對其遺產的自然延伸。那張鍍金銅盤包含了精心挑選的影像、聲音、音樂和資訊,旨在向外星人傳達我們世界的故事。
在遙遠的未來,一個智慧文明可能會遇到一艘配備了古老計算機的航天器,或者收到包含重建我們人工智慧指令的訊號。這種與我們的間接通訊可能會揭示我們的過去、我們的雄心壯志以及我們作為技術物種的本質,向這些生命形式表明他們並不孤單,曾經存在過一個人類文明——也許與他們自己的文明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也許仍然存在。
現在是利用我們的人工智慧進步來迎接星際通訊新時代的時候了。透過將精心策劃的大型語言模型傳送到宇宙中,我們將開啟與外星智慧進行前所未有交流的大門,確保我們的遺產永存,即使我們可能不在了。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其僱主或《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