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臟

錯誤的人因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泵而獲得讚譽了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1982年1月,猶他大學的醫生將第一個永久性人工心臟植入巴尼·克拉克體內,他是一位來自西雅圖的61歲牙醫,在進入手術室時已奄奄一息。他後來又活了112天。這項工作是威廉·科爾夫的勝利,他是該大學人工器官部門的創始人,也是開發克拉克新心臟的團隊負責人。然而,在手術後的幾周內,科爾夫的名字開始從瘋狂的媒體報道中消失。近三十年後,他幾乎被遺忘了。也許他應該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顆心臟。

科爾夫在1967年從克利夫蘭診所搬到猶他州時,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人工器官發明家之一。十年前,他發明了第一個可工作的人工腎臟;同年,他開始研究心臟。在猶他州,科爾夫領導著一個由200多名醫生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他們致力於推進人工器官領域的發展。1971年,他聘請了羅伯特·傑維克,一位嶄露頭角的生物力學研究員,他似乎在工程方面很有天賦。傑維克次年開始醫學院學習,並在1976年畢業前繼續致力於改進心臟。

科爾夫有一個傳統,以他實驗室的年輕研究人員的名字命名新版本的心臟,以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並防止他們跳槽。傑維克是迭代的專案經理,該迭代後來被命名為傑維克-7。該裝置於1981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使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克拉克接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心臟時,傑維克35歲。他穿著手術服出現在宣佈植入的新聞釋出會上,儘管他沒有參加手術。傑維克繼續參加該中心的新聞釋出會,而科爾夫則保持低調。也許世界將一項開創性的工程——數百人多年來的工作——與一個人聯絡起來並不奇怪。畢竟,上面有他的名字。

邁克爾·莫耶是《大眾科學》負責物理和太空報道的編輯。此前,他在《大眾科學》雜誌工作了八年,擔任文章編輯。他因其文章《通往第十維度的旅程》而榮獲2005年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寫作獎,並曾出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福克斯新聞和探索頻道。他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物理學。

更多作者:邁克爾·莫耶
大眾科學雜誌 第301卷 第3期本文最初以“人工心臟”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301卷 第3期(),第75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09-75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