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土地,渴望的作物

兩項技術有望幫助農民在印度糧倉旁遮普邦節約稀缺用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印度正面臨作物缺水危機。該國大部分耗水型農業發生在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該邦僅佔該國領土的2%,但提供了超過50%的糧食儲備。當地農民目前抽取地下水的速度比季風雨補充的速度快45%。

這個問題部分是由於旁遮普農民放棄了種植適合半乾旱土地的傳統作物,如小麥和玉米,轉而種植利潤更高但耗水量更大的水稻。“如果旁遮普邦要繼續作為印度的糧食之都,現代農業實踐將不得不考慮到水資源狀況,併為可持續的未來制定可行的長期計劃,”哥倫比亞大學水資源中心的副研究科學家Shama Perveen說,她一直在該地區工作。她和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幾位同事與印度農業科學家合作,正在測試該計劃的一部分:兩種節水工具,即使不能改變農民的作物選擇,也可以幫助他們減少用水量。

其中一種工具是張力計:一個多孔陶瓷球,連線到一個顏色編碼的儀表,反映土壤的溼度含量。在一個初步實驗中,涉及旁遮普邦50個村莊的500多名農民,該小組分發了張力計,插入田地,包括稻田。農民被告知只有當儀器顯示溼度含量下降時才灌溉土地。那些遵循該指南的人比以前減少了近30%的用水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另一種技術依賴於雷射,它可以探測田地的起伏。在雷射掃描的指導下,農民可以在播種前平整任何探測到的凸起,以幫助防止積水和乾燥區域,並允許更均勻的灌溉。哥倫比亞大學水資源中心印度業務負責人Kapil Narula說,雷射平整可以節省高達20%的用水量。

今年晚些時候,該團隊將在旁遮普邦向5000名農民推廣張力計和雷射平整技術,並在附近的古吉拉特邦向1500名農民推廣。“透過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我們可以有效地解決至少在明顯感受到缺水地區的危機,”Narula說。

當地專家對結果感到鼓舞,但表示需要擴大規模並與其他努力相結合才能產生實質性影響。“挑戰在於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並教育他們瞭解[這些工具]的功效,”魯爾基國家水文研究所的科學家Bhishm Kumar說。他補充說,科學家和農民需要應用多種方法來應對危機,包括種植需水量較少的作物和引入現代滴灌技術,將水直接輸送到植物根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