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生只是一些智慧超群的外星人在其控制檯上執行的計算機模擬,會怎麼樣? 這種想法對人們來說是誘人的(《駭客帝國》電影的成功就證明了這一點),並且對我們的讀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它也吸引了物理學家、哲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如作者阿尼爾·阿南塔斯瓦米在本期封面專題文章[“我們生活在模擬中嗎?可能性約為 50–50”] 中寫道的那樣。 究竟是什麼如此吸引人? 是我們僅僅是更高階物種的傀儡的恐懼嗎? 或者也許是認為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而帶來的平靜。 審視我們自身現實的本質,甚至我們是否擁有現實,是物理學最“元”的分支。
在更令人滿意的努力中,記者丹尼爾·加里斯托回顧了尋找黑洞的漫長曆史,其擁護者榮獲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作品將黑洞從幻想變為現實”]。 其中一位獲獎者,物理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儘管該領域存在懷疑,但她仍然不知疲倦地推動她的天文學家同事和技術人員,正如她的同事希爾頓·劉易斯在本期評論欄目 [“安德烈婭·蓋茲如何因一項沒人認為會成功的實驗而獲得諾貝爾獎”] 中描述的那樣。 有時我們必須為我們相信的現實而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