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是否過多?

隨著神經科學博士數量激增,學術職位保持穩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近幾十年來,神經科學已成為生物學科中的明星。但其作為學術職業選擇的巨大受歡迎程度,卻伴隨著實際在學術研究職位工作的受過訓練的神經科學家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於缺乏資金。

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組織了一次研討會,以思考這一趨勢對於那些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未來科學家來說是否是好兆頭。研究結果於今年夏季發表在《神經元》雜誌上。

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上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圖);圖表:Amanda Montañez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的 Steven Hyman 參與了研討會的策劃,並且最近擔任神經科學學會 (SfN) 的主席。他對選擇該領域的博士生湧入表示歡迎,但警告說:“如果說資金水平過低,以至於造成令人衰弱的競爭程度或僅僅是剝奪了機會,從而使有才華的年輕人對學術職業感到沮喪,那麼美國和世界正在失去一種極其寶貴的資源。”

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的 Huda Akil 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他表示,由於學術職位不足以滿足需求,現在教授有責任為學生準備其他職業。“受過訓練的神經科學家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領域不僅僅是學術界和工業界,”同樣是 SfN 前主席 Akil 說:“還有非營利組織。社會政策。科學寫作。人機介面。大資料,或教育,或任何與大腦知識相關的領域。”

要閱讀與 Huda Akil 的完整問答,請訪問 ScientificAmerican.com 上的 Talking Back 部落格

Gary Stix,《大眾科學》雜誌心理與腦科學主題的高階編輯,負責編輯和報道推動腦科學走向生物科學前沿的新興進展。Stix 編輯或撰寫過封面故事、專題文章和新聞,主題廣泛,從一個人沉浸在思考時大腦中發生的事情,到減輕抑鬱症等情緒障礙的腦植入技術的影響。在接手神經科學報道之前,Stix 作為《大眾科學》的特別專案編輯,負責雜誌的年度單一主題特刊,構思和製作了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查爾斯·達爾文、氣候變化和奈米技術的特刊。他負責的一個關於時間及其所有表現形式的特刊獲得了國家雜誌獎。Stix 與他的妻子 Miriam Lacob 合著了一本技術入門書,名為《誰在乎千兆位元組?技術困惑者的生存指南》。

更多作者 Gary Stix 的文章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5 Issue 3本文最初以標題“新神經科學家將何去何從?”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5 卷第 3 期 (),第 21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16-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