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正在控制你的思想嗎?

使用者必須決定這些網站的益處是否大於其成本,但如果社交網站可能使人上癮,那麼這個決定可以自由做出嗎?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你如何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避開他人的干擾和操縱? 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如何運作的。“認識你自己”,古代先賢敦促道。 可悲的是,我們常常不擅長這樣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但相比之下,其他人越來越瞭解我們。 我們的智力、性取向——以及更多——可以從我們在 Facebook 上的點贊中計算出來。 機器利用我們數字足跡的資料,比我們的朋友和家人更擅長判斷我們的個性。 很快,人工智慧將利用我們的社交網路資料,瞭解更多。 21 世紀的挑戰將是如何在別人比我們更瞭解自己的情況下生活。

但是,我們今天有多自由? 有些行業專門致力於捕捉和出售我們的注意力——而最好的誘餌是社交網路。 Facebook、Instagram 和 Twitter 讓我們更緊密地圍繞在我們共同人性的篝火旁。 然而,它們也帶來了成本,包括個人政治方面的成本。 使用者必須決定這些網站的益處是否大於其成本。

這個決定應該是自由做出的。 但是,如果社交網站可能使人上癮,那麼這個決定可以自由做出嗎? 這個決定也應該是知情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幕後發生了什麼,那麼這個決定可以知情嗎?

Facebook 的首任總裁肖恩·帕克最近討論了構建這個社交網路的思考過程。 他將其描述為

所有關於我們如何儘可能多地消耗你的時間和有意識的注意力?

為了做到這一點,使用者必須被給予

時不時地來一點多巴胺刺激,因為有人點贊或評論了一張照片或帖子……這會讓你貢獻更多。

帕克繼續說道

這正是像我這樣的駭客會想出的東西,因為你正在利用人類心理學中的一個漏洞…… 發明者、創造者,就是我,就是馬克 [扎克伯格]…… 有意識地理解這一點。 而我們還是這樣做了。

人類的需求創造了人類的脆弱性

那麼,這些脆弱性是什麼呢? 人類有歸屬感的基本需求對社會地位的基本渴望。 因此,我們的大腦將有關我們自己的資訊視為獎勵。 當我們的行為因食物或金錢等事物而得到獎勵時,我們大腦的“評估系統”會被啟用。 當我們遇到與自身相關的資訊時,這個系統的大部分也會被啟用。 因此,此類資訊被賦予很大的權重。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即使是在嘈雜的房間裡,它也會自動進入你的意識

與我們的聲譽和社會地位相關的資訊尤為重要。 我們天生對這些資訊敏感。 我們在僅 15 個月大的時候就理解了社會支配地位。

社交網站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它們涉及與自身相關的資訊,並關係到我們的社會地位和聲譽。 你歸屬感和受歡迎的需求越強烈,你大腦的獎勵中心對你的聲譽提升的反應就越強烈,該網站的“海妖之歌”就越不可抗拒。

社交媒體會上癮嗎?

賭博會上癮,因為你不知道在贏錢之前必須下多少注。 B.F. 斯金納在 20 世紀 50 年代在他的哈佛大學鴿子實驗室中發現了這一點。 如果鴿子每次啄按鈕都會得到食物,它們就會啄很多次。 如果它們只有在啄按鈕時偶爾得到食物,它們不僅啄得更多,而且以瘋狂的、強迫性的方式啄。

可以認為,斯金納的鴿子實驗室在 2004 年於哈佛大學復活,並進行了兩項修改。 它被稱為 Facebook。 而且它沒有使用鴿子。

當您檢視 Facebook 時,您無法預測是否有人會給您留下與自身相關的資訊。 社交網站是老虎機,會支付與自身相關的資訊的黃金。 這就是數十億人拉動它們槓桿的原因。 那麼,它們會上癮嗎?

據報道,Facebook 最初將自己宣傳為“大學癮”。 今天,一些研究人員聲稱 Facebook 成癮“已成為現實”。 然而,這並不是一種公認的精神疾病,並且該概念存在問題。

人們在 Facebook 上進行許多活動,從遊戲到社交。 因此,“Facebook 成癮”一詞缺乏特異性。 此外,由於 Facebook 只是眾多社交網站之一,因此“社交網路成癮”一詞似乎更合適。

然而,“成癮”一詞本身仍然可能存在問題。 成癮通常被認為是導致您生活出現問題的慢性疾病。 然而,一項為期 5 年的後續研究發現,許多被認為是成癮的過度行為——例如鍛鍊、性行為、購物和影片遊戲——都是相當暫時的。 此外,過度使用社交網路未必會對每個人都造成問題。 實際上,將過度參與某項活動標記為“成癮”可能會導致日常行為的過度病態化。 背景是關鍵。

儘管如此,過度使用社交網路已被令人信服地論證會導致與成癮相關的症狀。 這包括全神貫注於這些網站,使用它們來改變你的情緒,需要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們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以及停止使用時出現戒斷反應,這些反應通常會導致你再次開始使用。 最好的估計是,大約 5% 的青少年使用者具有顯著水平的類似成癮的症狀。

奪回控制權

我們如何在不被社交網站吞噬的情況下從它們中獲益? 公司可以重新設計他們的網站,以減輕成癮的風險。 他們可以對鼓勵成癮的功能使用選擇退出的預設設定,並讓人們更容易自我調節其使用量。 然而,有人聲稱,要求科技公司“在他們擅長的事情上做得差一點感覺像是一個荒謬的要求”。 因此,可能需要政府監管,可能類似於菸草行業使用的監管

使用者還可以考慮個人原因是否使他們容易出現問題性使用。 預測過度使用的因素包括更容易體驗負面情緒無法很好地應對日常問題需要自我推銷孤獨害怕錯過。 當然,這些因素並非適用於所有人。

最後,使用者可以賦能自己。 目前已經可以使用諸如 FreedomMomentStayFocusd 等應用程式來限制在這些網站上的時間。 大多數 Facebook 使用者都自願從 Facebook 休息一段時間,儘管這可能很困難

“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船長,”《不可征服》中的名句這樣寫道。 可悲的是,後代可能會覺得它們難以理解。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