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中國是否正在聯手控制北極?

五角大樓官員擔憂中俄計劃,正在調整美國北極政策和訓練

A soldier holds a machine gun in the arctic circle

2019年4月3日,一名士兵在北極圈以外的科捷利內島俄羅斯北方軍事基地巡邏時手持機槍。

俄羅斯和中國在快速融化的北極地區姿態更具侵略性,這引起了五角大樓的警惕。

俄羅斯正在努力透過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在北海航線沿線建設基礎設施,迅速在該地區展示實力。北海航線是穿越北極的兩條主要航運線路之一。該協議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整整一年後宣佈,專家認為這是一個訊號,表明俄羅斯和中國在冰冷的極地地區日益擁有共同的經濟利益。

然後在八月份,一支由 11 艘俄羅斯和中國軍艦組成的艦隊從日本海出發,穿過白令海峽進入太平洋,靠近美國控制的阿拉斯加海岸附近的阿留申群島。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表示,這些軍艦正在進行“聯合反潛和防空演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國防部負責北極和全球彈性的副助理部長艾麗斯·弗格森在接受 E&E 新聞採訪時表示:“俄羅斯非常重視北極,其一半以上領土位於俄羅斯境內。” “我不想暗示他們不應該在那裡佔有一席之地。但我們擔心他們在北極軍事能力方面的投資不斷增加。”

弗格森表示,這些現實需要重置美國國防部在北極地區的政策,包括“改變我們訓練和裝備[美國軍隊]的方式,以及重新思考我們需要在那裡進行的行動型別”。這些變化的部分內容將在美國國防部的北極戰略中闡明,預計本月釋出。

該檔案將取代 2019 年釋出的版本,該版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年前釋出,實際上使俄羅斯與七個北極夥伴國家疏遠:美國、加拿大、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專家指出,中國在北極沒有領土,但尋求在該地區獲得准入和影響力,並希望透過其與俄羅斯的聯盟來推進這一目標。

北極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通常透過八個成員國組成的北極理事會處理,該理事會主席職位每兩年輪換一次。俄羅斯於 2021 年至 2023 年擔任理事會主席,並在入侵烏克蘭後受到排斥。挪威於五月接任主席職位。

拜登政府正在加強對該地區的關注,設立高階職位來監督北極政策,包括弗格森去年擔任的職位。它還設立了一個國務院高階職位,並任命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主席邁克·斯弗拉加為無任所大使。參議院尚未確認對他的提名。

在去年夏天俄羅斯和中國在阿拉斯加附近進行戰爭演習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加入了大約 4,000 名北約附屬部隊,參加了在波羅的海舉行的軍事演習。這次十一月的演習由芬蘭領導,這是芬蘭加入北約後的首次演習。

與此同時,國會批准了 2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用於阿拉斯加的軍事基地,專家表示,氣候變暖正在給老化的設施帶來額外的壓力,這些設施通常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

《國防授權法案》中最大的阿拉斯加專案是在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擴建一條跑道,耗資 1.075 億美元,該基地是 22,000 名軍事人員和阿拉斯加司令部(包括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的所在地。

陸軍獲得了 3400 萬美元,用於在費爾班克斯附近的理查森堡建造新的住房。費爾班克斯南部的艾爾森空軍基地將獲得 950 萬美元,用於建造新的宿舍,以取代舊的、不合格的、耗能的營房。艾爾森也是空軍第 354 戰鬥機聯隊的所在地,該聯隊綽號“冰人”,擁有兩個隨時可投入戰鬥的 F-35A 閃電 II 戰鬥機中隊,負責在極地地區巡邏。

弗格森表示,基礎設施專案的設計和建造將考慮到氣候變暖的影響,例如永久凍土融化。她補充說,她的辦公室在各個部門之間提供新的協調水平,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北極氣候行動計劃。

她說:“坦率地說,在[國防]部內為所有人建立一個交匯點非常重要。” “在我們辦公室成立之前,我們的外部合作伙伴在想討論北極問題時無處可去。幸運的是,我們的大部分合作夥伴在 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и 上高度一致,並具有很高的軍事能力。”

氣候與安全中心主任兼國際軍事氣候與安全委員會主任艾琳·西科斯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與俄羅斯或中國之間爆發公開敵對行動的風險不大。但緊張局勢可能會因八個國家共同擁有的地區領土侵佔問題而升級。

西科斯基說:“我看到的首要風險是,北極變暖會使北極變得更加繁忙。” “其背景是北約與俄羅斯或美國與中國之間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我擔心,軍事和商業行為者在北極地區的存在增加,會增加意外事故的風險,這些事故可能會蔓延到更激烈的衝突中。”

她還指出,隨著北約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向該地區擴張,盟軍之間的聯合訓練演習將更加頻繁地發生,從而增加與對手交戰的風險。芬蘭去年加入了北約,瑞典正在等待批准。

西科斯基說:“重要的是不要製造自我實現的衝突預言。” “我們應該確保我們向競爭對手和敵對勢力發出的訊號不是我們希望看到北極成為爭奪之地的訊號。”

國防部附屬機構泰德·史蒂文斯北極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馬修·希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北極的所有變化——環境和地緣政治——都發生在“規範、規則和法律”的背景下,而新航線的開闢是氣候變化將考驗這些規範的一種方式。

他同意,一個更加擁擠的北極將促進對資源和航線的更多競爭,這反過來可能會加劇競爭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一項考慮到氣候變化和地緣政治的強有力的防禦戰略將有助於五角大樓完成戰備任務。

希基說:“我們可以透過監測我們迫在眉睫和步步緊逼的威脅,看到不斷變化的環境與地緣政治後果之間的聯絡,以及可能需要提升北極重要性的必要性。” “在某些方面,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在其他領域,我們可能會考慮改進我們現有的基礎設施。”

轉載自E&E 新聞,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2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丹尼爾·庫西克 負責報道氣候變化適應和韌性。他於 2003 年加入 E&E 新聞,並在從南佛羅里達到明尼蘇達州北部的地區釋出了新聞報道。他曾從六個以上的颶風災後重建區進行報道,並記錄了東非的氣候變化影響、韌性和能源轉型。他住在明尼阿波利斯。

更多作者:丹尼爾·庫西克

E&E 新聞 為專業人士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

更多作者:E&E 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