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支援動物是必需的還是僅僅是被美化的寵物?

精明的心理學家艾倫·亨德里克森博士解釋了情感支援動物到底是什麼,以及你是否真的必須在你最喜歡的餐廳坐在它們旁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幾年前,《紐約客》雜誌的一位記者為了展示公眾對情感支援動物的理解有多麼模糊,帶著五種不同的假情感支援動物在紐約市到處走動(謝天謝地,不是同時帶著所有動物)。在她外出時,她聲稱自己依次從一隻拴著皮帶的十五磅重的烏龜、一隻四英尺半高的羊駝、一隻火雞、一輛嬰兒車裡的小豬和一條蛇(在這裡插入你自己的《飛機上的蛇》笑話)那裡獲得了安慰。她把它們帶進了高檔餐廳,通過了機場安檢,進入了博物館,還帶上了一輛擁擠的紐約巴士。她展示了花錢就能從治療師那裡獲得證明信、身份證和各種情感支援動物用品是多麼容易。

所有這些都給殘疾且需要訓練有素的服務動物的人以及行為合乎道德的情感支援動物主人帶來了壞名聲。這很像有些人僅僅因為個人品味而假裝過敏。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沒有政府機構監管服務動物,更不用說情感支援動物了,但一些線上商業實體聲稱自己是“國家註冊機構”,任何擁有信用卡的人都可以在那裡為寵物配備服務動物或情感支援動物的裝備。

所以本週,讓我們澄清一下關於情感支援動物與服務動物的問題。它們是誰?它們做什麼?它們可以去哪裡?

»繼續在 QuickAndDirtyTips.com 上閱讀“情感支援動物是必需的還是僅僅是被美化的寵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