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潛在的客戶尋找心理治療師時,腦海中可能會湧現出許多問題。這位治療師經驗豐富嗎?他是否幫助過有類似我問題的人?她是我可以信任的人嗎?然而,客戶可能沒有想到要問另一個問題:臨床醫生提供哪種型別的療法?人們通常認為,提供的療法品牌與治療效果無關。這種假設正確嗎?
心理學家們對於“療法學派”是否能預測療效意見不一。在2006年羅德島學院的查爾斯·博伊斯維特和羅德島大學的大衛·福斯特進行的調查中,心理治療研究人員對“一般來說,各種療法取得相似的結果”這一說法的平均評分在7分制中為6分,表明強烈同意。相比之下,實踐中的心理學家平均評分為4.5分,表明他們僅適度同意這一觀點。
正如我們將要發現的,雙方陣營都可以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儘管許多常用的心理療法在效果上大致相當,但有些療法不太適合某些情況,少數療法甚至可能有害。此外,各種療法在療效上的差異可能部分取決於客戶正在經歷的心理問題型別。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渡渡鳥的故事
根據斯克蘭頓大學心理學家約翰·諾克羅斯的估計,至少存在500種不同型別的心理療法。鑑於研究人員無法調查所有這些療法,他們通常集中研究最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行為療法(改變不健康的行為)、認知行為療法(改變適應不良的思維方式)、精神動力療法(解決無意識衝突和不良童年經歷)、人際關係療法(糾正不健康的人際交往方式)以及以人為中心的療法(幫助客戶找到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
早在1936年,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索爾·羅森茨維格在研讀文獻後得出結論,一種療法與另一種療法效果相當。當時,許多主要的治療方法大致屬於精神動力和行為類別,這些類別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羅森茨維格引入了渡渡鳥的比喻,這個比喻來自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羽毛生物,它在賽跑後宣佈“每個人都贏了,每個人都必須有獎品”。 “渡渡鳥判決”此後開始指代所有療法在效果上是等效的說法。
這一判決在1975年獲得了支援,當時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萊斯特·盧博斯基和他的同事發表了一篇相關研究的綜述,表明所有療法都同樣有效。1997年,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心理學家布魯斯·E·萬波爾德和他的合著者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定量綜述),對200多項科學研究進行了分析,這些研究比較了“真正的”療法與不治療的情況,該判決獲得了更大的推動力。“真正的”是指由受過訓練的治療師提供的、基於健全的心理學原理並在出版物中描述的治療方法。萬波爾德的團隊發現,各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差異極小(並且都比不治療要好)。
對渡渡鳥效應的一種解釋是,幾乎所有型別的心理療法都具有某些核心特徵。在1961年的一本經典著作中,已故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家傑羅姆·弗蘭克認為,所有有效的療法都包含治療師和客戶的明確規定的角色。他寫道,這些療法為客戶提供了合理的理論依據,併為他們提供了特定的治療儀式。它們通常還在一個與減輕痛苦相關的環境中進行,通常是一個舒適的辦公室。後來的作者闡述了弗蘭克的思想,認為有效的療法需要臨床醫生的同理心、從業者和客戶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共同的治療目標。
今天,許多作者認為,這些和其他共同要素甚至比區分一種療法與另一種療法的特徵更強大。僅舉一個例子,萬波爾德在2001年的一項分析中得出結論,治療聯盟——治療師與其客戶之間關係的強度——約佔治療有效性的7%,而療法學派僅佔約1%。其餘92%很可能由其他因素造成,例如治療師和客戶的性格。
渡渡鳥滅絕了嗎?
儘管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認為共同因素在心理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有些人懷疑所有方法是否都同樣有效。即使是萬波爾德也謹慎地指出,他的結論僅適用於真正的治療方法;它不適用於所有500種左右的療法。例如,很少有專家會認為,以我們必須“重溫”出生創傷才能治癒神經症的令人懷疑的觀點為前提的重生療法,對於大多數心理疾病來說,其效果與認知行為療法一樣好。
此外,研究表明,即使在公認的療法中,在某些情況下,治療型別也很重要。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黛安·錢布萊斯和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家托馬斯·奧倫迪克在2001年的一篇綜述中指出,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對於焦慮症以及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和行為問題,比許多,甚至可能是大多數其他治療方法都更有效。此外,在2010年的一項薈萃分析中,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生活研究所的心理學家大衛·託林發現,對於焦慮症和情緒障礙,這兩種療法型別比精神動力療法產生更好的結果。
渡渡鳥判決還必須根據證據進行限定,這些證據表明,幾種廣泛使用的療法不起作用,甚至可能有害。例如,在2003年的一篇綜述中,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麥克納利和他的同事評估了危機事件心理輔導。在這種預防創傷後應激症狀的治療中,治療師敦促那些暴露於情緒激動事件(如槍擊事件或地震)的人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嘗試重新體驗他們在事件期間的感受。麥克納利的團隊得出結論,這種治療充其量是無效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這可能是因為它干擾了自然的應對機制。
鑑於這些發現,尋找治療師至少有時應考慮他或她實踐的治療型別。誠然,諸如同理心等貫穿有效療法的要素是有效的,並且對於廣泛的困難,各種成熟的技術大致相當。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治療方法可能很重要。例如,如果一位臨床醫生信奉一種非科學主流的方法——一種不屬於我們在此列出的廣泛類別的方法——您不應假設這種治療方法會像其他方法一樣有效。如果您患有焦慮症或行為和認知行為干預措施效果良好的其他疾病之一,那麼 практикующий 這兩種型別之一的人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科學家們迄今為止僅系統地評估了少數幾種心理療法在治療困擾人類的眾多心理困難方面的療效。在未來十年,我們希望進一步的研究能夠闡明療法品牌是否會對個人從心理困境中恢復產生影響。
將專欄主題建議傳送至 editors@SciAmMin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