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野火煙塵使格陵蘭冰蓋變暗

北極煙霧羽流中的黑碳顆粒覆蓋了冰川,這種情況會增加熱吸收並導致融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的衛星研究表明,格陵蘭島閃閃發光的冰雪景觀正被北極野火煙羽中飄落的煙塵所破壞。這些煙塵使冰面變暗,吸收更多的陽光,加速了融化。

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雲-氣溶膠雷射雷達和紅外探路者衛星觀測(CALIPSO)衛星,捕捉到了他們所說的今年夏天野火煙霧飄過格陵蘭島的首批直接影像,他們本週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展示了這些影像。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北極報告卡,全球氣溫上升已經導致格陵蘭冰蓋融化,該冰蓋今年經歷了創紀錄的融化,並迎來了170年來最溫暖的夏天。在會議上展示的其他研究報告說,格陵蘭島的冰損失正在加速,每年損失22吉噸(22立方公里)的冰,其中一些地區,特別是邊緣地區,冰的損失速度比其他地區更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關於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融水比冰的反射率低,冰蓋表面已經吸收了更多的陽光——俄亥俄州立大學關於這項新研究的釋出報告稱,先前的研究發現格陵蘭冰的反射率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6%。

事實上,今年夏天,幾乎整個格陵蘭冰蓋的表面都融化了,這在幾天內就發生了,參與CALIPSO研究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員賈森·博克斯說,這種情況可能會每年夏天都發生。

現在,隨著融水增多而使表面變暗的,還有來自北極凍土野火的煙塵,這似乎是隨著全球變暖而加劇的另一種現象。當這些野火肆虐時,大氣環流將它們的煙霧羽流帶到包括格陵蘭島在內的其他地區,正如CALIPSO影像所顯示的那樣。煙塵從這些羽流中落下,使冰蓋變暗,加劇了融化的反饋迴圈。

博克斯和他的同事首先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的熱影像來尋找凍土火災,從而調查了這些野火對格陵蘭島的影響。計算機模型被用來預測火災產生的煙霧會飄到哪裡,它們表明煙霧實際上可能會到達格陵蘭島。

有了這些資訊,該團隊查看了CALIPSO的資料,並發現了格陵蘭島上空有煙霧的證據。

不過,從衛星資料中無法得知這種煙霧中的煙塵對格陵蘭島融化的影響有多大。要弄清這一點,需要對冰蓋進行直接取樣;博克斯已經在組織一個名為“黑暗雪專案”的考察隊,將於2013年前往冰蓋獲取這些樣本。

版權所有 2012 OurAmazingPlanet,TechMediaNetwork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Andrea Thompson is an associate editor cover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arth sciences. She has been covering these issues for 16 years. Prior to joining 大眾科學, she was a senior writer covering climate science at Climate Central and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Live Science, where she primarily covered earth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She has moderated panels, including a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dia Zone, and appear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views on major networks. She holds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as well as a B.S. and an M.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llow Thompson on Bluesky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More by Andrea Thomp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