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溫暖天氣,並伴隨冬季熱浪的反覆侵襲,阻礙了今年冬季北極海冰的生長,導致冬季海冰覆蓋面積缺失了相當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面積總和的區域,並連續第三年創下歷史最低最大值。
即使在全球溫室氣體驅動的持續變暖以及北極地區隨之而來的冰層流失的背景下,今年冬天的天氣仍然顯得格外突出。
“我研究北極天氣模式已經35年了,從未見過像過去兩個冬天經歷的這樣的情況,”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主任馬克·塞雷澤在一份宣告中說,該中心負責跟蹤海冰水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南極洲邊緣的海冰也創下了年度夏季最低紀錄(南半球季節相反),但這與近年來創下的歷史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研究人員仍在調查包括全球變暖在內的哪些因素正在驅動南極海冰趨勢。
海冰是兩極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為企鵝、北極熊和其他本土物種提供棲息地並影響食物供應。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導致北極海冰融化,也正在使本已脆弱的地區向更多的航運開放,並可能影響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天氣模式。
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通常在三月初至三月中旬達到冬季峰值,此時冰凍期隨著太陽重新出現在地平線上而結束。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週三表示,今年的最大值可能在3月7日達到,當時海冰覆蓋面積為557萬平方英里,是38年衛星記錄中的最低值。這一面積略低於2015年的最大值560.5萬平方英里(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去年夏天略微修正了其數字,因此2015年的最大值實際上低於2016年),比1981-2010年的平均值低47.1萬平方英里,面積大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總和。
根據歐洲航天局CryoSat-2衛星的資料,今年冬季北極海冰也比過去四年更薄。
海冰變薄和麵積縮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整個秋季和冬季持續的溫暖天氣。整個北冰洋,這段時期的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約4.5°F(2.5°C),其中楚科奇海和巴倫支海的部分地區比平均水平高出9°F(5°C)。(楚科奇海位於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而巴倫支海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北。)
儘管全球增溫的厄爾尼諾現象於去年夏天消退,但北極是明顯的全球熱點地區之一,促使全球氣溫升至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二月和第三熱的一月。
來自大西洋的風暴系統帶來的暖空氣的反覆侵入加劇了這種背景溫暖。在2月初的一次此類事件中,北緯80度以上的溫度比約-22°F(-30°C)的正常冬季溫度高出近30°F(15°C)。
冬季最大值創歷史新低並不一定預示著九月份夏季結束時的最小值也會創歷史新低,因為夏季天氣模式對海冰面積有很大影響。去年夏天開始時海冰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但本季較為涼爽多雲的天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融化。然而,季末融化的激增仍然將夏季最小值推至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
但總的來說,冬季最大值偏低意味著海冰在融化季開始時就已經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首席科學家特德·斯坎博斯在一份宣告中說:“薄冰和溫暖的天氣——這不是開始融化季的好兆頭。”
夏季最小值的冰層流失速度遠高於冬季最大值,每十年分別下降13.7%和3.2%。
但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海冰研究員沃爾特·邁耶在一份宣告中說:“雖然北極最大值不如季節性最小值那麼重要,但長期下降是氣候變化的明顯指標。”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科學家兼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朱莉恩·斯特羅夫此前表示,最近一系列冬季最大值創歷史新低可能表明,夏季的大量損失開始更多地在其他季節顯現出來,秋季結冰期越來越晚,導致冬季海冰積累的時間減少。
南極洲夏季最小值是81.3萬平方英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值低90萬平方英里,比1997年創下的此前最低紀錄低7.1萬平方英里。總的來說,南極海冰比北極海冰的變化性更大,科學家們仍在努力研究氣候變化和各種自然氣候週期可能如何相互作用以影響那裡的海冰水平。
本文經 氣候中心 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7年3月22日 首次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