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融化堆疊天氣牌局,助長超級風暴桑迪

科學家表示,北極海冰創紀錄的融化為颶風桑迪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許多不尋常的大氣現象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弗蘭肯風暴”,即超級風暴桑迪。雖然許多人認為全球變暖助長了風暴的強度,但目前尚不清楚它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但科學家們開始看到證據表明,北極的溫暖天氣導致了颶風如此強大的條件。

康奈爾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在三月份出版的《海洋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2012年史無前例的北極海冰融化是導致一場相對溫和的風暴轉變為破壞性力量的根本原因(氣候導報,2012年9月20日)。

急流中的一個大彎曲、格陵蘭島上空的高壓阻塞模式以及一股向南推進北美中緯度地區的北極空氣團,都為桑迪異常的強度做出了貢獻。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康奈爾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教授查爾斯·格林(Charles Greene)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些天氣事件可能與北極海冰的流失有關。格林也為這篇文章做出了貢獻。

格林說,其他自然現象,如高潮也發揮了作用,但“溫室效應和北極海冰流失堆疊了牌局,助長了像桑迪這樣的事件以這種方式發生的條件。”

寒冷氣團南移
隨著去年北極海冰萎縮至歷史新低,新暴露的海水比冰吸收了更多的太陽輻射,使得海洋能夠儲存更多的熱量。格林解釋說,當2012年秋季及其涼爽的氣溫來臨時,這些熱量被釋放到大氣中。

這降低了北極和中緯度地區之間的溫差,使在高緯度地區上空盤旋的高空旋風平靜下來。當這些風強勁時,它們會將冷空氣保持在北極圈上方。但是當北極的氣溫較高時,旋風會減弱,從而使大量冷空氣向南移動。

這些冷氣團通常會導致東北風暴,即沿著東海岸向上移動並在東海岸傾瀉大量積雪的冬季風暴,例如2010年的“雪災”。但在桑迪的案例中,冷鋒將東北風暴的特徵新增到已經強大的颶風中,使其變成格林所說的“怪物混合風暴”(氣候導報,2012年10月26日)。

此外,降低的溫度梯度導致急流——一股在高海拔地區橫跨北美洲的氣流——彎曲成一個大的“S”形。

格林解釋說:“當急流減速時,它開始形成更大的波浪。” “有點像河流——如果河流流速很快,它基本上是直線前進的,但是當它減速時,它就會開始蜿蜒曲折。”

突然、遲來的“急轉彎”
格林和他的合作伙伴認為,急流中的這個彎曲幫助在格陵蘭島上空形成了一種不尋常的阻塞模式,這反過來又將桑迪向西轉移——及時地猛烈襲擊了東海岸。

格林說:“大多數季末颶風都會轉向東方,不會登陸,也沒有人太注意它們。” “桑迪所做的,是以前任何季末颶風從未做過的,就是它向左急轉彎。... 西北大西洋的阻塞模式基本上就是關上了大門。”

格林說,超級風暴桑迪不能直接、確鑿地與2012年融化的大量北極海冰聯絡起來。然而,他認為這種觀點與桑迪是由一系列巧合的、不尋常但完全自然的事件引起的理論一樣有可能。

《海洋學》雜誌的文章指出:“儘管在2012年10月下旬觀察到的大氣現象與之前夏季月份觀察到的創紀錄的海冰流失之間尚未建立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所有觀察結果都與這種解釋相符。”

格林說:“我們不能肯定地說阻塞模式是由於創紀錄的海冰流失造成的,但它是一致的。” “所有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氣候系統自然變率的匯合之下的可能性——在我看來,這比認識到我們堆疊了牌局以支援[這些條件]的可能性要低。”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