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五年裡,考古學家一直在追蹤智利中北部利馬裡山谷的一系列巖畫發現。參與的專家表示,尋找該地區居民使用的視覺語言的痕跡非常困難;這些繪畫作品已嚴重退化,肉眼無法辨認。但藉助包括高解析度相機、平板電腦和專用軟體在內的數字技術,研究人員已經能夠探測到時間和侵蝕幾乎抹去的繪畫作品的存在。
智利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團隊發現了超過150幅畫作。它們很可能由狩獵採集者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500年之間創作於科金博大區,該地區位於阿塔卡瑪沙漠以南,向北延伸至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以北約400公里處。
在研究期間,拍攝了目標岩石的照片,並使用DStretch軟體分析了生成的影像,該軟體可以檢測肉眼難以觀察到的顏色和圖案。“這個程式有預定義的演算法,用於處理巖畫,”研究負責人、智利大學考古學家安德烈斯·特龍科索說。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新技術使我們能夠解釋一個原本鮮為人知的影像世界,因為這些繪畫作品的儲存狀況很差,”塔拉帕卡大學的考古學家馬塞拉·塞普爾維達說,她曾在智利北部研究巖畫。
從捕獲的影像中,研究人員挑選出那些來自仍然帶有某種明顯的考古證據(如顏料)的石頭的影像。他們進一步考慮了與已知來自該地區的巖畫以及無疑是由人類創作的巖畫相一致的設計。
新發現的畫作主要由不同顏色的線條、圓形和正方形組成。據信,顏料來源於當地可用的礦物質,可能與動物脂肪混合。目前尚不清楚使用什麼工具創作了這些藝術品。根據特龍科索的說法,畫家可能使用了刷子、手指或兩者的結合。但對於他們用於每種顏色的材料,則有更大的確定性:紅色是用赤鐵礦製成的,綠色是用銅製成的,黃色是用針鐵礦製成的,黑色是用煤製成的。
“我們很幸運,黑色繪畫是用煤製成的,”特龍科索說。正因如此,研究人員才能夠進行放射性碳分析,以更準確地確定繪畫的年代。“如果你縱觀全球的考古文獻,你會發現巖畫的絕對年代非常少,”他解釋道,強調了這一發現的重要性。
藝術家及其歸屬感
發表在《人類學考古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畫作屬於利馬裡地區不同的西班牙裔前居民群體:來自沿海地區的人們和來自山區的人們。雖然這兩個社群創作的藝術品具有相似之處——例如都缺乏動物和人物形象——但研究結論是,兩個群體在設計構成和顏色使用方面存在差異。“(在海岸)下方有平行線,而在(山區)上方則沒有,”特龍科索說,並補充說,居住在山區的人們也展示了顏色種類更多的藝術品。
確定巖畫的含義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任務。這項研究表明,智利巖畫有助於在社群內部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它歸結為標記哪些是我的領地,哪些不是我的領地,”特龍科索說。“這就像在說,‘我們這些佔據這片領地的人屬於同一個群體,我們以這種方式繪畫。’”拉塞雷納考古博物館的考古學家馬科斯·比斯庫波維奇對此表示贊同。馬科斯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這些畫作“可以成為特定社會身份的徽章”。
標記領地的需求可能源於人口增長等社會變革。“大量人口使得有必要劃分空間和社會單元的用途,”特龍科索說。“將這些影像置於人口增長的背景下似乎是一種合理的解釋,”塞普爾維達補充道,並解釋說智利的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過程。
關於這些發現,仍有幾個問題沒有解答,包括這些巖畫在2500多年的時間裡是如何演變的,以及狩獵採集者社群中是否發生了其他型別的社會轉型。還有一個問題是,在研究區域(覆蓋115平方公里)相鄰的山谷中可能發生了什麼,以及這些社群及其繪畫作品延伸到鄰近地區的範圍有多遠。“勾勒出這些方面將有助於我們描繪出這些狩獵採集者的社會政治現實,”特龍科索說。
就目前而言,這些畫作的發現至少讓我們對拉丁美洲這部分地區的西班牙裔前居民使用的視覺語言有了更多的瞭解。“這項研究使我們能夠整理迄今為止廣泛分散的資訊,並發現以前未知的新的遺址,”塞普爾維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