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新冠疫情之前,抗微生物耐藥性(即微生物不再對普通藥物(如抗生素)產生反應)就已成為公共衛生組織和醫療專家的重大擔憂。在可獲得資料的最新年份 2019 年,抗微生物耐藥性導致全球 495 萬人死亡,成為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後的第三大死因。
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以及治療方案導致抗生素的猖獗和不當使用後,公共衛生和醫療專家表示,抗微生物耐藥性在許多國家變得更加嚴重。 這令人擔憂,因為引起血液、肺和泌尿道常規感染的細菌,更不用說仍然存在於低收入國家的眾所周知的疾病,如傷寒和肺結核,正變得對現有藥物越來越耐藥。與此同時,製藥業對開發抗生素缺乏足夠的興趣,因為抗生素市場利潤不高。我們可能會因曾經可以治療的疾病,到 2050 年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失去 1000 萬人。不幸的是,其中 90% 的死亡將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抗微生物耐藥性本身就是一場長期存在的疫情,但一直被忽視。新冠疫情加強了打破隨意使用抗生素的文化的緊迫性。我們必須加強對抗生素處方的監管,並重新培訓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使其對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嚴格。我們必須改善衛生條件,以預防引起疾病的細菌的傳播。我們需要更好的診斷方法和更健全的疫苗計劃。我們正面臨無計可施的境地,困擾著許多非西方國家人民的傳染性細菌,正準備贏得一場我們曾經掌握勝算的戰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以印度為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消費國,也是抗生素使用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醫生會為感冒或腹瀉甚至輕微發燒等疾病開抗生素處方。這些處方的出現受到多種因素的推動,這些因素包括缺乏關於何時使用抗生素的適當知識、缺乏診斷、患者無力負擔診斷、經濟激勵、患者需求以及對臨床失敗的恐懼。
藥劑師在印度的許多地方也充當醫療保健的第一站,他們也這樣做,因為那裡的抗生素通常無需醫生處方即可獲得。但是這些藥物通常不起作用,因為這些疾病中的大多數是病毒性的而不是細菌性的。然而,由於這些做法,公眾相信它們會有效。
因此,考慮到印度超過十億的人口,以及抗生素的易於獲取,印度在抗生素的廣泛濫用方面面臨困境也就不足為奇了。更令人困惑的是,該國細菌感染負擔沉重,在這些情況下需要使用抗生素。然而,由於廣泛的濫用,傳染性細菌正在發展出對抗這些藥物的防禦能力。因此,雖然需要它們,但它們正在失去效力。
新冠疫情加劇了這種濫用抗生素的做法。儘管新冠是一種病毒感染,繼發細菌感染率較低,但疫情可能導致印度人在 2020 年第一波疫情期間服用了大約 2.16 億劑過量的抗生素。儘管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和印度政府的國家治療指南建議不要使用抗生素,特別是對於輕度和中度新冠病例。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隨後涉及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冠浪潮,並且可能加劇了該國的耐藥性問題。
印度並非孤例。研究人員在其他非高收入國家也看到了類似的抗生素濫用做法,包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巴西和約旦。
我們之前提到了一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改變文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醫護人員和公眾對抗生素的態度和方法。例如,在這些國家,可能是病毒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佔了不必要的抗生素處方的大部分,但對於大多數醫護人員來說,國家標準治療指南是不可用的;即使有,這些指南也不便於使用者使用,也沒有解釋負責任的抗微生物藥物使用,使得它們難以在日常醫師實踐中使用。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7 年啟動了抗生素 AWaRe(可獲得性、觀察和儲備)框架,該框架根據產生耐藥性的風險對抗生素進行分類。世衛組織即將釋出一本關於抗生素的參考書,其中包含簡單的資訊圖和一個移動應用程式,它將使用所謂的交通訊號燈方法,提供門診和住院患者各種感染的臨床評估、診斷和治療的最佳實踐。中國最近的證據表明,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指南的交通訊號燈方法,在干預組中將抗生素處方率從 82% 降低到 40%,而在對照組中則從 75% 降低到 70%。
然而,改變人類行為和克服數十年的錯誤做法是具有挑戰性的,尤其是在已經執業的醫生中,特別是在非正規和私營衛生部門的從業人員中。神秘顧客研究(即經過培訓的人員以假定的客戶身份訪問機構,然後報告他們的經歷)顯示,許多國家存在巨大的知行差距——即醫療服務提供者聲稱他們會對特定患者做的事情,與他們在日常臨床實踐中實際做的事情之間存在差距。
政府和衛生系統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防止限制藥物的非處方銷售,以及製藥公司直接向沒有醫療培訓的人員銷售藥物,並幫助禁止不合理的固定劑量複方藥,並更加努力地防止假冒偽劣藥物進入市場。與此同時,他們必須幫助引入計劃,以促進在醫院和初級保健機構中負責任地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印度是法規如何發揮作用的另一個例子。印度 2018 年禁止抗微生物固定劑量複方製劑的規定,在減少抗生素銷量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樣,在巴西和智利,當適當執行時,禁止抗生素的非處方銷售導致抗生素銷量下降。
除了繼續努力提高現有處方醫生對抗生素的利用率外,現在是時候為下一代醫生做好準備,使其成為更好的抗生素管理者。這些藥物是有限的資源,如果使用不當,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此外,醫學院校和培訓計劃需要教導醫生在開抗生素處方時使用標準治療指南。關注下一代醫生將對公眾、藥劑師和非正規醫療服務提供者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這將保護我們免受未來抗微生物耐藥性大流行的影響,同時我們也能應對當前的大流行。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