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drew M. Seaman
(路透社健康新聞)——兩項新研究表明,子宮內接觸常見抗抑鬱藥的兒童,在出生後不久和幾年後,可能面臨併發症風險增加。
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s),新生兒出生後更可能需要重症監護。第二項研究發現,同樣的兒童在幾年後可能面臨語言和言語障礙風險增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婦產科主任 Eva Pressman 博士表示,在之前的研究中也曾觀察到 SSRIs 與這些型別的出生結局之間的聯絡,但之前的研究不如這次可靠。
她表示,即使存在這些關聯,女性也應在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她們的具體情況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SSRIs。
“如果您不考慮具體情況,那麼避免用藥可能會弊大於利,”未參與新研究的 Pressman 在接受路透社健康新聞採訪時表示。“個體化護理變得極其重要。”
瑞典隆德大學的 Ulrika Norby 及其同事分析了 2006 年至 2012 年該國近 75 萬例分娩的資料。約 2% 的兒童在子宮內接觸過 SSRIs。
線上發表在 10 月 25 日《兒科學》雜誌上的結果顯示,在接觸過 SSRIs 的新生兒中,約 14% 出生後被送入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NICU),而未接觸過該藥物的新生兒中,這一比例約為 8%。當母親在懷孕後期服用 SSRIs 時,風險增加更為明顯。
Norby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路透社健康新聞:“絕大多數在懷孕期間接觸過 SSRIs 的嬰兒並沒有出現需要新生兒護理的問題。個體病例中嚴重疾病的風險增加是很小的。”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 56,000 名兒童(大多數在 9 歲以下)的資料,以檢視子宮內接觸過 SSRIs 的兒童是否更可能出現認知問題。
這些兒童於 1996 年至 2010 年間在芬蘭出生。約 28% 在懷孕期間接觸過 SSRIs。另有 17% 的母親患有抑鬱症,但在懷孕期間未購買 SSRIs。其餘 55% 的母親未服用 SSRIs 且未患抑鬱症。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 Alan Brown 博士及其同事(包括來自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子宮內接觸 SSRIs 與兒童的學業或運動障礙之間沒有聯絡。
但在 10 月 12 日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雜誌上報道,對於懷孕期間購買至少兩張 SSRI 處方的母親,其子女患語言和言語障礙的風險比患有抑鬱症但未服用藥物的母親的子女高 37%,比未患抑鬱症的母親的子女高 63%。
Brown 告訴路透社健康新聞:“懷孕期間服用 SSRIs 與語言和言語遲緩之間可能存在關聯。”
在 2009 年的一份聯合報告中,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表示,懷孕期間的抑鬱症和抗抑鬱藥物與新生兒的負面後果有關 (http://bit.ly/2eKrZ6H)。
這些組織表示,一些患有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女性可以透過單獨的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此外,他們表示,在懷孕期間,女性的精神科醫生和婦產科醫生之間需要進行持續的討論。
Norby 說:“每種情況都是獨特的,必須與負責治療的醫生討論。重要的是,在諮詢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之前不要停止治療。未經治療的精神疾病可能會對婦女及其子女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