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已損失數百萬公噸冰

隨著這些平臺的逐漸消退,它們危及了這片大陸的冰川,併為進一步的海平面上升奠定了基礎

南極洲凱西布朗寧半島的鳥瞰圖。

科學家表示,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南極冰架已損失近 4 萬億公噸的冰。 海水從底部融化它們,導致它們損失的質量比重新凍結的速度快。

這是根據一項新研究分析 1994 年至 2018 年的衛星資料得出的結論。 研究結果昨天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這對遍佈南極海岸線的數百個冰川來說是個壞訊息。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來支援我們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冰架是從大陸邊緣突出到海洋中的冰層。 它們有助於保持冰川的穩定,將其固定在原位。

當冰架融化時,它們會變得更薄、更脆弱且更容易破裂。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們會釋放來自後面冰川的冰流,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近年來,科學家們越來越關注南極冰架。 研究越來越多地表明,該大陸某些地區的冰架(尤其是在西南極洲和南極半島部分地區)正在從底部融化和變薄。

這項新研究證實,融化速度最快的區域主要是突出到阿蒙森海和別林斯高晉海的冰架,它們背靠西南極洲海岸和南極半島西側。

融化的冰架僅佔南極洲每年損失的部分冰量。

研究表明,該大陸每年損失數十億噸的冰。 一部分質量損失來自冰架的融化,一部分來自冰蓋表面的融化。 大部分來自冰塊從冰川傾瀉入海。

而變薄、變弱的冰架會加速這一過程。

溫暖的海流似乎是罪魁禍首。 這些溫暖的海水起源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向南流向南極洲。

它通常是深水流。 但當它到達南極洲大陸時,其中一部分能夠向上冒到地表。 在那裡,它能夠滲入附近的冰架下方,並從底部融化冰。

這項新研究表明,融化並非完全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一致。 融化似乎在 2000 年代後期加速,然後在 2010 年代最終再次減慢。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博士生、主要研究作者 Susheel Adusumilli 表示,這可能部分是由於太平洋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模式的影響。 這些自然氣候模式會導致海洋溫度在較溫暖和較涼爽的週期之間振盪。

儘管如此,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氣候變化也可能導致冰架融化。 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南極洲周圍的某些風模式,這會攪動南大洋的水域,並增加湧向地表的溫暖海水的量。

模型研究表明,隨著地球持續變暖,這一過程在未來幾十年可能會變得更加劇烈。

即使融化速度比過去慢,冰架的總體質量仍在下降。

Adusumilli 指出,如果冰架處於穩定狀態,那麼它們可能會在獲得質量和損失質量之間來回振盪。

但在過去的 25 年裡,“總是存在質量損失,”他說。 “它從少量質量損失變為大量質量損失,再變為少量質量損失。 它永遠不會從質量增加變為質量損失。”

海平面上升是南極冰川冰損失的最大擔憂。 但 Adusumilli 補充說,融化的冰架值得關注還有另一個原因。

湧入海洋的融水會以一些重要的方式改變海洋。

冰冷的淡水可以在海洋表面形成一層堅硬的層。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反過來,這可能會讓更深層、更溫暖的海洋層變得更加溫暖。

當這些溫暖的層在大陸邊緣湧起時,它們可能會導致冰架融化得更快。

Adusumilli 說:“人們經常談論冰架融化增加如何導致更多的陸地冰排出和海平面上升。 但冰架對海洋的直接影響也非常重要。”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E&E 每天在www.eenews.net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