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海冰在二月底降至驚人的歷史最低點,首次降至 772,000 平方英里以下,這是自 40 多年前衛星開始觀測南極大陸以來的首次。
現在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理清了原因。
昨天發表在《大氣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多種因素的完美結合導致南極海冰在過去一年中螺旋式下降。有些因素涉及自然氣候週期,而另一些因素可能受到人為氣候變化的影響。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拉尼娜現象和其他南半球氣候波動的結合,有助於加強南大洋中一種稱為阿蒙森海低壓(ASL)的自然天氣模式。ASL 有點像一個永久性颶風,在南極洲西部海岸外旋轉。它一直都在那裡,但有時會更強,有時會更弱,具體取決於其他氣候條件。
當 ASL 增強時,它通常會對南極海冰產生破壞性影響。
與此同時,全球海洋在 2021 年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Climatewire,1 月 12 日)。南大洋也表現出一些長期變暖的最高水平。研究人員警告說,這對南極海冰構成了額外的威脅。較溫暖的海水會從底部向上融化冰層,這可能會使其在壓力下更容易破裂,並在夏季月份更快融化。
長期海洋變暖,加上強烈的 ASL 以及過去一年南半球的其他自然氣候模式,可能為南極夏季臨近時的強烈融化創造了合適的條件。
2021 年南半球部分地區的海冰最初比正常情況更薄。在南極春季開始的 9 月份,海冰也比往常更早開始融化。
由於強烈的 ASL 和南極洲周圍其他強於往常的風型,南大洋部分地區的海冰迅速向北漂移到較溫暖的海域,在那裡它比往常更快地融化。隨著冰層的消失,海洋能夠吸收更多的陽光和熱量,進一步加熱海水並加速融化。
異常強烈的風型也將更多的熱量帶入南大洋的某些地區,從而進一步加速了融化。
在今年 2 月 25 日,接近南極夏季結束時,海冰達到了歷史最低點,為 190 萬平方公里(約 772,000 平方英里)。
這是南大洋海冰令人費解的軌跡中的最新事件。在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的大部分衛星記錄中,南極海冰實際上一直在擴張。這與世界另一端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北極海冰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在迅速減少,以應對全球變暖。
但從 2014 年左右開始,這種模式突然逆轉。南極海冰開始迅速萎縮。它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最低點,在 2020 年左右略有反彈,然後在 2022 年再次暴跌至歷史新低。
這些趨勢使南極科學家感到困惑,他們仍在爭論確切的原因。許多專家認為,自然氣候週期可能發揮了很大作用。
臭名昭著的南極臭氧洞的恢復(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在逐漸癒合)也可能與此有關。一些研究表明,臭氧洞的閉合影響了南半球的風型,而風型反過來又會影響南極海冰的運動和行為。
人為氣候變化也可能在最近的事件中發揮了作用,儘管其確切影響仍不確定。
與北極不同,在北極,變暖對海冰產生了明顯且具有破壞性的長期影響,南極的情況更為複雜。南大洋更容易受到其他自然氣候波動的影響,這些波動並不總是具有與人為變暖相同的影響。
就目前而言,氣候變化可能不是影響南極海冰的所有因素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但最終,隨著世界持續變暖,它可能會成為一個更主要的因素。
氣候變化已經對南極系統的其他方面造成了影響。
南極洲西部的冰川正以加速的速度將冰噴射到海洋中,因為溫暖的海水從底部向上融化它們。目前,南極冰蓋每年損失約 2000 億公噸的冰,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在南極洲東部,與其他冰蓋地區相比,那裡相對穩定,但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冰川開始以更快的速度流失冰。
就在上個月,在創紀錄的低海冰事件發生幾周後,一場令人震驚的熱浪使南極洲東部的氣溫飆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某些地區,氣溫達到了驚人的高於正常水平 70 華氏度——這很可能是全球任何氣象站觀測到的高於正常水平最高溫度的新紀錄。
轉載自E&E News,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