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全新改版幕後花絮

今天,我們向世界介紹《大眾科學》的改版,我們希望這次改版既能致敬我們豐富的歷史,又能展望不斷變化的出版業格局。

Cover of 大眾科學 October 2023 issue

Tavis Coburn

嗯,難以置信,但我們又一次重新設計了《大眾科學》。

今天,我們向世界介紹這次改版。雖然我很自豪能夠兩次做到這一點,但難以置信的是,我們完成了如此多的工作。(當我說是“我們”時,我指的是全體員工在設計公司 Pentagram 的協助下完成的。沒有大家的幫助,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大約一年前,當我們決定重新設計雜誌時,我們並不是對過去 12 年來的外觀感到不滿,而是希望為它注入新的活力,並保持與時俱進,因為自 2010 年的改版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今天的各大洲相比,出版業的格局已經像泛大陸一樣發生了轉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線上業務已經擴充套件到這家歷史悠久的機構的創始人做夢都想不到的程度。這給我們留下了一些關於外觀的實際問題,我們需要解決。雖然我們的網站流量很大,但其視覺呈現方式是專門為我們的印刷讀者量身定製的。因此,這是變革的主要驅動力和願望:確保我們在美國和世界範圍內,無論是在印刷版還是線上版,都以首屈一指的科學出版物脫穎而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探索的第一件事是我們的品牌形象。這有助於我們為《大眾科學》整體定下基調,並就整體設計做出良好、具體的決策。我們知道我們想要一種更現代的品牌形象方法,但重要的是不要疏遠我們現有的讀者,並且很高興能夠從我們 178 年的歷史中尋找靈感。Pentagram 團隊查閱了我們的檔案,以提取想法並開始走上這條道路。我們以此為基礎向前發展的標誌實際上是對我們 1948 年至 2001 年期間的致敬,許多我們當前的讀者都對這段時期記憶猶新。

這是我們的起點。Pentagram 團隊與《大眾科學》合作,開始思考新的方向。我們的目的是將品牌發展成為對我們過去形象的更現代的詮釋,但要確保我們的線上形象在所有平臺上都易於閱讀和清晰。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研究了我們的品牌在網際網路上的位置,尤其是在 Instagram、Twitter(現在的 X)以及重要的 TikTok 等社交平臺上的位置,我們希望在這些平臺上推廣我們的品牌。徽標開發最重要的部分是確保被稱為“網站圖示”的小圖示(或者我們親切地稱之為“肉丸”)與品牌徽標之間存在聯絡。為此,Pentagram 探索了一些選項,我們看到了以下方案。

所有這些都反映了我們豐富的歷史,並與之“對話”,以便品牌不會感覺與我們上次的改版完全不同。所有這些方案對我以及員工來說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能夠對此進行討論,並在我們之間眾包意見。塵埃落定後,我們決定選擇這個方案。

看起來這似乎是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但這只是我們開始下一步的新起點。然後,我們改進了徽標和網站圖示,以確保它們“感覺”正確。正如您在下面看到的,我們移動了大部分字母形狀,以幫助縮小間隙,並使徽標和品牌感覺與它本身一樣重要。

這也開啟了關於此徽標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出版物和線上品牌的新道路。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做的一件事是改變整個印刷雜誌的整體外觀。我們的改版在網際網路上必須受到更多限制,因為我們的許多線上品牌分佈在其他網站上。然而,即使在我們幾乎無法控制的網站上,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一些影響。品牌形象對於全面展示我們的品牌非常重要,但影像、圖形和其他設計也有助於在整個網際網路上保持我們的視覺識別。

我們為印刷出版物做的第一件事是考慮一個整體網格結構,以支撐整個期刊。我們更喜歡靈活的網格,這將使我們的設計能夠實現最高的效率。

它還有助於影響我們的字型選擇。除了更現代和模組化的呈現方式外,我們還希望確保我們考慮到讀者。(例如,我們希望使字型稍微大一些,以便於閱讀。)

上面兩種新的字型最終也將應用到我們的網站上,並有助於在我們渠道(線上和印刷版)之間實現我們想要的統一外觀。它們還將透過簡化兩個渠道的簡報製作來幫助提高整體制作效率。

現在我們真的在向前推進了。看到印刷設計使我們能夠開始真正思考期刊及其內容可能是什麼樣子:更大膽、更易於閱讀,並且有些不同,更有趣。對於最後一點,我們希望使資訊更易於理解。對此的一種現代化的轉變是,將我們一直在做的非常黑白的徽標和內容呈現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引人入勝。特別是印刷版將有更多的色彩和設計,以幫助讀者參與到故事中。

除了新的品牌形象,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憑藉我們線上層級結構中的新穎基礎設施,我們將看到一種新的結構,這將使線上呈現方式更加平易近人,並使我們正在製作的精彩故事產生更大的影響。

感謝我們在 Pentagram 的設計合作伙伴——Luke Hayman、Shigeto Akiyama 和 Rob Hewitt——特別是我們的員工、我們的主編 Laura Helmuth 和我們的總裁 Kimberly Lau 在這個漫長而令人滿意的過程中給予如此多的支援和幫助。

Michael Mrak is the creative director for 大眾科學 and responsible for ScientificAmerican.com, and its newsstand specials. He and his team establish the visual language for the brand and produce its award-winning graphic design, illustrations, pho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graphics. Not always a science journalist, he has designed for magazines as disparate as Esquire and Architectural Record, but his love of science led him to work for Discover magazine and produce award winning design for that publication as well. Always curious, when he's not designing, he works on cars, is an illustrator and painter, and practices fencing in his off time.

More by Michael Mra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