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齒哺乳動物在恐龍大滅絕中倖存

這種類似海狸的動物躲藏在如今的新墨西哥州,利用其特殊的牙齒以植物為生

一種毛茸茸的、類似海狸的哺乳動物,在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末日太空岩石事件中倖存下來,它躲藏在如今的新墨西哥州,用其巨大的臼齒磨碎多葉的食物。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種哺乳動物體型很小,但卻是一項令人興奮的發現。它屬於一組被稱為多瘤齒獸類的齧齒類哺乳動物,因其牙齒上發現的眾多齒尖或瘤狀突起而得名。多瘤齒獸類與恐龍同時代生活,但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了下來。研究人員稱,它們又存活了3000萬年,之後也滅絕了。

“這是一種相當大的[多瘤齒獸類],而且顯然是食草動物,[我們可以判斷]是因為它的牙齒結構非常複雜,”研究合作者、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史蒂夫·布魯薩特說。[照片:穿越時空的哺乳動物]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本科生卡麗莎·雷蒙德在2014年於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一次挖掘中發現了這塊化石,布魯薩特說,那裡富含恐龍和哺乳動物化石。

他說,這塊新化石的年代可追溯到6550萬至6600萬年前,即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不久。

布魯薩特說:“它生活在滅絕事件發生後僅僅幾十萬年,所以發現一種相當大的[哺乳動物]——我們說的是海狸大小——真是太棒了。”

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體型嬌小,大約只有老鼠大小或更小。“它們無法長得更大,幾乎可以肯定是因為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恐龍佔據了那些更大的生態位,”他說。

但是,當非鳥類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繼續多樣化,並接管了恐龍曾經佔據的生態環境。布魯薩特說,一些多瘤齒獸類變得相當大,體重可達 220 磅(100 公斤)。

“它們不是大象,但對於早期而言,它們已經相當大了,”他說。

壯觀的牙齒
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發現的物種命名為Kimbetopsalis simmonsae,以紀念他們發現它的地區——新墨西哥州的金貝託沃什。“psalis”這個希臘詞的意思是“剪刀”,指的是這種生物壯觀的牙齒,而物種名“simmonsae”則是為了致敬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南希·西蒙斯,她以其在多瘤齒獸類方面的研究而聞名。

布魯薩特說,Kimbetopsalis simmonsae可能重約 88 磅(40 公斤),從頭到尾可能不到 1.6 英尺(0.5 米)。

牙齒分析表明,K. simmonsae的臼齒又大又呈長方形,並且比其他多瘤齒獸類的牙齒有更多的齒尖,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新墨西哥州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館長托馬斯·威廉姆森說。

“每個齒尖也可能都有小齒——小脊,”威廉姆森在給《生命科學》的電子郵件中說。“這些齒尖在使用中會磨損。根據它們的[形狀]和磨損模式,我們知道它們的功能是研磨。”

根據化石記錄,這項新發現屬於多瘤齒獸類的一個亞群,稱為塔尼奧拉比德類。這個亞群在恐龍滅絕事件之前就開始出現,之後在亞洲和北美蓬勃發展,直到大約 5700 萬年前。但布魯薩特說,目前尚不清楚它們為何滅絕。[消滅:歷史上最神秘的滅絕事件]

相比之下,其他多瘤齒獸類在塔尼奧拉比德類滅絕後又繼續存活了 2000 萬年。研究人員對多瘤齒獸類為何滅絕有一些想法。布魯薩特說,也許這些動物與齧齒動物競爭,齧齒動物是另一組成功的哺乳動物,當時正在多樣化。

“齧齒動物是否將它們淘汰出局,或者多瘤齒獸類是否已經在衰落,這更像是齧齒動物的一次突破,這很難說,”他說。“但總的來說,多瘤齒獸類在大約 3500 萬年前左右滅絕,並被齧齒動物取代。”

化石發現表明,哺乳動物,如多瘤齒獸類,在恐龍衰落後是多麼成功。

“這是展現哺乳動物如何在恐龍滅絕後的數千年中迅速蓬勃發展,以及它們如何迅速進化並真正創造一個全新世界的圖景的一部分,”布魯薩特說。

版權所有 2015 年生命科學,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