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項科學發現讓研究人員對牙垢(tartar)本身議論紛紛。沒錯,就是你去看牙醫洗牙時,牙醫從你的牙齒上刮下來的硬殼沉積物。只不過這次的牙垢來自近兩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源泉種(Australopithecus sediba)的牙齒,南方古猿源泉種一直被認為是人類屬(Homo)的候選祖先。以前從未有人在早期人族(hominin,即在人類與黑猩猩譜系分離後,通向人類的譜系上的生物)身上發現過牙垢。在分析古代牙垢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南方古猿源泉種吃什麼的證據。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在7月份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阿曼達·亨利(Amanda Henry)、約翰內斯堡金山大學的李·伯傑(Lee Berger)及其同事報告了在約翰內斯堡郊外的一個遺址發現的一名成年女性和一名未成年男性身上的牙垢、牙齒化學成分和磨損痕跡分析。他們的牙齒化學成分表明,他們在一生中主要以樹木和灌木(或者,可能是以這些食物為食的動物)為食。這令人驚訝,因為其他同等年代的人族更依賴熱帶草和莎草。
牙垢分析產生了植物性食物的痕跡,這些食物是以前沒有人認為我們的古代親屬會吃的,例如樹皮。伯傑指出,許多靈長類動物在水果難以獲得的時候,會將樹皮作為後備食物。他推測,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人族遺骸是從一個曾經是地下深洞穴的地方發現的,他們最終出現在那裡可能是因為乾旱條件迫使他們試圖獲取洞穴內的水池。樹皮的發現可能支援這種推測。
傳統觀點認為,人類(Homo)透過將肉類納入飲食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這些條件有利於草原的蔓延。南方古猿源泉種的牙齒很小,這與肉類等更高質量食物的增加有關,並且它們的手很靈巧,可能能夠製造工具。那麼南方古猿源泉種吃肉嗎?伯傑說:“有了我們正在獲得的資料型別,我認為我們將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