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船隻配備船載魚缸

手動泵本可在長途航行中保持漁獲鮮活。

作者:Jo Marchant,來自自然雜誌

一艘羅馬船隻被發現船體上穿有一個鉛管,這讓考古學家感到困惑。義大利研究人員現在認為,該管道是巧妙的泵送系統的一部分,旨在為船載魚缸持續供應含氧水。他們的分析已線上發表於《國際航海考古雜誌》。

歷史學家一直認為,在古代,新鮮魚類是在捕撈地附近食用的,因為在沒有冷藏的情況下,它們在運輸過程中會腐爛。但是,如果最新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羅馬船隻可能已將活魚運送給地中海各地的買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艘沉船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紀,於1986年在義大利東北部格拉多海岸六英里處被發現。它於1999年被分塊打撈上來,現在儲存在格拉多水下考古博物館中。這艘小型貿易船長約16.5米,載有數百個花瓶狀容器,裡面裝著加工過的魚,包括沙丁魚和鹽漬鯖魚。

義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學的海洋考古學家卡洛·貝爾特拉梅和他的同事們一直在試圖理解沉船的一個奇怪特徵:船尾附近的一根鉛管,其末端是穿過船體的孔洞。現存的管道長1.3米,直徑7-10釐米。

該團隊得出結論,該管道一定連線到活塞泵,其中手動操作杆使活塞在成對的管道內上下移動。單向閥確保水從一個儲水器被推入另一個儲水器。羅馬人掌握了這種技術,儘管以前在他們的船隻上從未見過,而且泵本身也未從格拉多沉船中找到。

考古學家此前曾建議,活塞泵可能從船底收集艙底水,並透過船體上的孔洞將其排出。但貝爾特拉梅指出,鏈泵——其中連線到環形鏈條的桶舀起艙底水並將其傾倒到船舷外——在古代用於此目的要安全得多且更常用。“除非有非常強大的理由這樣做,否則沒有水手會在龍骨上鑽孔,從而為水進入船體創造潛在途徑,”他寫道。

另一種可能的用途是將海水泵入船中,以沖洗甲板或滅火。霍雷肖·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在十八和十九世紀使用了類似的系統。但貝爾特拉梅和他的同事認為,格拉多沉船不夠大,不足以使這種做法具有價值。他們說,該船參與魚類貿易表明該泵有非常不同的用途——為魚缸供水。

快速週轉

研究人員計算得出,格拉多沉船大小的船隻可以容納一個容積約為4立方米的水箱。這可以容納200公斤活魚,例如鱸魚或鯛魚。為了透過持續的氧氣供應保持魚類存活,水箱中的水需要每半小時更換一次。研究人員估計,活塞泵可以支援每分鐘252升的流量,從而可以在短短16分鐘內更換水。

英國斯旺西大學的古希臘和羅馬技術史學家特蕾西·里爾警告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存在魚缸。她說,研究人員“在我看來過於輕易地否定了滅火器和甲板沖洗功能”。但儘管水箱本身沒有任何痕跡,里爾表示,該管道可能在該船的早期用於此目的。她補充說,文學和考古證據表明,希臘人和羅馬人確實“在小而重要的規模上”運輸了活魚。

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寫道,從黑海捕獲的鸚鵡魚被運到那不勒斯海岸,在那裡它們被引入海中。公元二至三世紀的希臘作家雅典內奧斯描述了一艘名為“敘拉古西亞”號的巨型船隻,據說該船有一個鉛襯裡的海水箱,用於為廚師運送魚。

然而,像格拉多沉船這樣的小型貨船上的魚缸可能意味著活魚運輸是羅馬貿易的常規組成部分,使富人可以享用來自偏遠地區的魚,或將魚從農場運送到當地市場進行短途運輸。

貝爾特拉梅說:“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古代魚市場的看法。” “我們認為魚一定是在漁船到達的港口附近食用的。有了這個系統,它就可以運輸到任何地方。”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1年5月31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