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沙漠發現的一個儲存完好的恐龍巢穴遺址表明,這些史前動物中的一些是以群體形式築巢的,並且像鳥類一樣保護它們的蛋。
“恐龍通常被描繪成獨自築巢,埋下它們的蛋然後就離開的獨居生物,” 加拿大卡爾加里附近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弗朗索瓦·特里恩說。他是本月發表在《地質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合著者,該研究描述了這一發現。“但在這裡我們表明,一些恐龍更加合群。它們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它們可能保護的聚居地,” 特里恩說。
該發現包括15個巢穴和50多個大約有8000萬年曆史的蛋的化石。它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表明複雜的繁殖行為(如群體築巢)在現代鳥類從6600萬年前的恐龍中分離出來之前就已經進化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些現代鳥類和鱷魚在繁殖季節會在公共區域築巢和產卵。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集體築巢”最初出現在恐龍身上,是作為一種對抗巢穴捕食者的方式。但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艾米·巴拉諾夫說,這方面的證據並不充分。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古生物學家已經發掘出聚集在一起的化石蛋或巢穴。但周圍的岩石通常代表數千年或更長時間,這使得研究人員很難判斷這些蛋是同時產下的,還是隻是在相隔數年的同一地點產下的,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和研究合著者達拉·澤倫尼茨基說。
一條細紅線
最近描述的巢穴遺址有所不同。該遺址位於蒙古東南部,佔地 286 平方米,包含生動的橙色和灰色層。在這些條帶之間有一條細細的鮮紅色岩石條紋,它連線著 15 窩相對未受干擾的蛋。一些直徑約 10-15 釐米的球形蛋已經孵化出來,部分被紅色岩石填充。
特里恩說,附近河流的洪水可能在築巢地點覆蓋了一層薄薄的沉積物,從而形成了鮮紅色的線條。“因為一切都相對未受干擾,所以它可能不是一場大規模的洪水,”他說。
但這條條紋連線著所有的蛋,這表明恐龍是在一個繁殖季節產下它們的。“從地質學角度來看,我認為我們不可能找到更好的遺址了,” 澤倫尼茨基說。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巴拉諾夫說,並補充說研究人員用強有力的分析支援了這一說法。
澤倫尼茨基和她的同事還能夠識別出可能負責築巢的恐龍型別。蛋的外部和內部紋理,以及蛋殼的厚度,都指向一種非鳥獸腳類恐龍,這是一個包括迅猛龍和霸王龍等恐龍的大類群。
研究人員還估計,由於碎片蛋的數量,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巢穴成功孵化。這種相對較高的比例反映了現代鳥類和守衛巢穴的鱷魚的孵化成功率,而不是那些放棄或只是偶爾檢查巢穴的鳥類和鱷魚。
特里恩說:“有時,只需看看岩石本身,您就可以提取出有關這些動物的生態和行為的引人入勝且詳細的故事。”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古生物學家丹尼爾·巴塔同意,如此高的比率表明一些恐龍傾向於照顧它們的巢穴。但他警告說,已經孵化的蛋和被捕食者咬開的蛋通常看起來很相似。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9年7月15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