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表示,對火星的雷達掃描首次揭示了紅色星球表面下埋藏的水蝕通道的三維景象。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可以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補充說,這一發現表明,遠古大洪水產生的地下主要通道的深度是之前認為的兩倍,並揭示了水是如何塑造火星表面的。
如今的火星寒冷乾燥,大部分水都鎖在極地冰蓋中,研究人員認為,在過去的25億年中,其表面基本上是貧瘠的。然而,縱橫交錯的通道表明,水曾經淹沒了紅色星球的表面。
在過去5億年中蝕刻到火星上的最大通道屬於長達600英里(1000公里)的瑪爾特谷系統。探測瑪爾特谷可以提供關於一個被認為是寒冷和乾燥的時代的線索。[尋找火星上的水(照片)]
然而,瑪爾特谷位於埃律西姆平原,這是一個沿著火星赤道的廣闊平原。這個區域是火星上最年輕的火山區域,過去幾億年來的大規模火山活動已經用熔岩覆蓋了其大部分表面,掩埋了其最近歷史的證據,包括瑪爾特谷的源頭和大部分長度。
現在,科學家們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淺層雷達,掃描了埃律西姆平原的表面之下。他們的資料幫助生成了瑪爾特谷的三維重建圖,揭示了熔岩流很久以前掩埋的許多細節。
“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看到埋藏的洪水通道,”主要研究作者、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地質學家加雷思·摩根告訴SPACE.com。
研究人員發現,瑪爾特谷的通道至少有230英尺(70米)深,是之前認為的至少兩倍深。
摩根說:“這表明之前關於侵蝕的觀點,關於有多少水流經瑪爾特谷的觀點,都被低估了。”“洪水比之前認為的更為顯著,並且值得思考的是,在這個相對乾燥的時期,這些水可能來自哪裡。”
透過繪製埋藏的通道,研究人員發現,可能造成瑪爾特谷的遠古巨大洪水顯然起源於地下深處,來自現在被埋葬的裂縫部分,稱為刻耳柏洛斯地塹。
摩根說:“洪水的水源表明,它們來自深層地下水庫,並且可能是由於當地構造或火山活動釋放出來的。”
瑪爾特穀類似於火星上更古老的通道系統。產生這些通道的巨大洪水也可能像北極水在地球上引發的巨大洪水一樣,短暫地徹底改變了紅色星球的氣候。研究人員表示,更多地瞭解火星洪水可以提供關於那個世界歷史關鍵部分的資訊。
摩根說:“在火星上的其他區域,也有被熔岩或其他物質埋藏的通道的證據,我們希望將同樣的雷達研究應用於這些區域。”
科學家們今天(3月7日)在《科學》雜誌上線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版權所有 2013 年SPACE.com,一家 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