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基因組表明美洲原住民確實是第一批美洲人的後裔

對“克洛維斯男孩”DNA的新分析也引發了關於處理部落遺骸的倫理辯論

大約12600年前在蒙大拿州被儀式性埋葬的一個小男孩的遺骸揭示了美洲最早的人口之一,即克洛維斯文化的祖先。

發表在本期《自然》雜誌上的這個男孩的基因組序列表明,今天遍佈北美和南美的土著群體都是從一個從亞洲透過白令陸橋遷徙的單一人口的後裔(M. Rasmussen等,《自然》506,225–229;2014)。該分析還指出,克洛維斯人的祖先與第二個人群之間存在早期分裂,後者的DNA存在於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人口中(見第162頁)。

但這項研究強調了研究古代美洲原住民遺骸的倫理雷區,並重新喚起了人們對1990年代圍繞另一具人類骨骼的激烈法律鬥爭的記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避免這種爭議,哥本哈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領導最新研究的埃斯克·威勒斯列夫試圖讓美洲原住民社群參與進來。因此,他去年開始在蒙大拿州的印第安保留地進行巡迴訪問,與社群成員交談,解釋他的工作並尋求他們的支援。“我不想出現他們第一次聽到這項研究的訊息是在它發表的時候,”他說。

1968年5月,建築工人在威爾索爾小鎮附近的一個私人牧場上發現了克洛維斯人的墓地(見“古代起源”)。隨後,人們發現大約100件石器和骨器,以及一名兩歲以下男童的骨骼碎片。

人們發現這個男孩的骨頭可以追溯到克洛維斯文化的末期,該文化在大約13000到12600年前在美國中部和西部繁榮發展。與男孩遺骸一起發現的雕刻過的麋鹿骨頭早了幾百年,這表明它們是傳家寶。由梅爾文和海倫·安齊克擁有的牧場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發現克洛維斯文物與人類骨骼並存的地點。大多數文物現在都儲存在博物館裡,但研究人員在1990年代末將人類遺骸歸還給了安齊克家族。

當時,安齊克的女兒莎拉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癌症和基因組研究,並考慮對骨骼中的遺傳物質進行測序。但她擔心會引發與肯納威克人類似的爭論,肯納威克人是1996年7月在華盛頓州肯納威克哥倫比亞河岸發現的一具人類骨骼。它的發現引發了美洲原住民部落與研究人員之間長達八年的法律鬥爭,前者聲稱他們與此人有文化聯絡,後者則表示這具大約9000年前的遺骸早於這些部落。

美國政府站在部落一邊,引用了聯邦《美洲原住民墳墓保護和歸還法案》(NAGPRA)。該法案要求將聯邦土地上發現的人類遺骸(就像肯納威克人一樣)歸還給附屬部落進行重新安葬。但法院裁定該法律不適用,主要是因為遺骸的年代久遠,並命令將肯納威克人存放在博物館中,不對公眾開放。

莎拉·安齊克就克洛維斯男孩的問題徵求了當地部落的意見,但她無法與部落達成一致。她放棄了這個想法,將骨頭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並繼續進行其他研究。

2009年,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學院站的考古學家邁克爾·沃特斯聯絡了安齊克,提出了將遺骸送到威勒斯列夫實驗室的想法。(2010年初,該實驗室發表了首批古代人類基因組序列之一,一名4000年前的格陵蘭居民;見M. Rasmussen等,《自然》463,757–762;2010。)“我說,‘我會允許你們這樣做,但我希望參與其中,’”安齊克回憶道,她已經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

在哥本哈根,她從男孩的頭骨碎片中提取了DNA,準備進行線粒體基因組測序,這可以提供一個人的母系血統的快照。幾個月後回到蒙大拿州,她收到了測序資料,發現該基因組最匹配的是當今的美洲原住民。“我的心都停跳了,”她說。

遺骸的權利
在威勒斯列夫的團隊透過對男孩的核基因組(一個更詳細的血統指標)進行測序確認了這種聯絡後,威勒斯列夫向一個處理重新安葬問題的機構尋求建議。他被告知,由於遺骸是在私人土地上發現的,NAGPRA不適用,不需要諮詢。儘管如此,威勒斯列夫還是試圖諮詢當地部落。這導致了9月份在埋葬地點的會面,安齊克、威勒斯列夫和他們的合著者肖恩·多伊爾參加了會議,多伊爾在博茲曼的蒙大拿州立大學從事美洲原住民研究,並且是克羅部落的成員。

“那個地方對我來說非常特別,那是我的祖籍地,”多伊爾說。他告訴威勒斯列夫和安齊克,他們應該把孩子重新埋葬在他被發現的地方。“我認為你們需要把這個小男孩放回他父母把他留下的地方,”多伊爾回憶說。

隨後,多伊爾和威勒斯列夫開始了1500公里的公路旅行,會見了蒙大拿州四個部落的代表;多伊爾後來又諮詢了另外五個部落。多伊爾說,他們談論的許多人對這項研究沒什麼問題,但有些人希望在研究開始之前而不是幾年後就進行諮詢。

威勒斯列夫說,研究早期美洲遺骸的研究人員應該假設它們與當代群體有關,並儘早讓他們參與進來。但他補充說,並不總是清楚該聯絡誰,尤其是在遺骸與分佈在整個美洲的群體有關時。“我們必須與美洲原住民接觸,但如何在實踐中處理這個問題並非易事,”他說。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法律學者漢克·格里利對人類遺傳學的法律和倫理問題感興趣,他讚揚了威勒斯列夫團隊的方法。但他表示,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可以使美洲原住民社群參與此類研究。“你正在嘗試與那些可能對特定遺骸最投入或與之聯絡最緊密的人交談,”他建議道。

猶他州鹽湖城猶他大學的遺傳學家丹尼斯·奧羅克研究阿拉斯加周圍島嶼的土著居民的古代DNA,他指出土著群體有不同的擔憂:例如,有些人希望重新安葬遺骸,而另一些人則不希望。

蒙大拿州的部落絕大多數都希望將克洛維斯男孩的骨頭埋葬。目前正在敲定重新安葬儀式的計劃,可能在一個未公開的地點,克羅族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預計將在春季,地面解凍後舉行。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2014年2月12日首次發表

Ewen Callaway is a senior reporter at Nature.

More by Ewen Callaway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