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摩洛哥的古老化石擾亂了現代人類起源

這些發現可追溯到30萬年前,對智人的定義性特徵以及我們人類的起源方式提出了關鍵問題

摩洛哥傑貝爾·伊爾胡德遺址出土的30萬年前化石的複合重建圖。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化石是已知最早的智人遺骸。

1961年。在摩洛哥傑貝爾·伊爾胡德山地(位於馬拉喀什以西約100公里處)進行的一項重晶石採礦作業發現了一具人類化石頭骨。隨後的挖掘發現了更多來自其他個體的骨骼,以及動物遺骸和石器。這些化石最初被認為是4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後來被重新歸類為智人,並最終被重新測定為大約16萬年前。儘管如此,傑貝爾·伊爾胡德化石仍然是一個謎,因為在某些方面,它們看起來比更古老的智人化石更為原始。

重建的複合圖顯示,一張短小、現代的面孔與一個細長、低矮的顱腔配對,讓人聯想到古人類。 圖片來源:Philipp Gunz,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萊比錫

現在,新的證據再次改寫了傑貝爾·伊爾胡德的故事。由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讓-雅克·胡布林領導的團隊,已經發現了更多的人類化石和石器,以及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該遺址遠比修訂後的估計年代更為久遠。研究人員最近在《自然》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如果這些化石確實代表智人(正如該團隊所認為的那樣),那麼這些發現將我們物種的起源向前推進了10萬多年,並挑戰了關於我們血統在何處以及如何進化的主流觀點。但其他科學家對新發現的確切含義持有異議。傑貝爾·伊爾胡德的發現遠未完全解決我們起源的謎題,反而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人類的出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專家們長期以來一致認為,智人起源於非洲。到目前為止,我們物種最古老且普遍接受的痕跡是來自衣索比亞奧莫·基比什遺址的19.5萬年前的遺骸和來自赫託的16萬年前的化石。然而,DNA證據和一些神秘的化石暗示,我們物種可能擁有更深遠的根源。

在他們最近的工作中,胡布林和他的同事們從傑貝爾·伊爾胡德遺址礦工未擾動的部分發掘出了其他幾個個體的化石。該團隊的發現包括頭骨和下頜骨,以及石器和人類捕獵的動物遺骸。多種技術將包含化石和人工製品的岩層年代測定為距今35萬至28萬年前。

來自傑貝爾·伊爾胡德的下頜骨幾乎完整。在非洲,這個時期的人類化石極其罕見。 圖片來源:Jean-Jacques Hublin,Leipzig

研究人員發現,傑貝爾·伊爾胡德的面部、下頜和牙齒的大小和形狀與智人一致,而不是尼安德特人或其他古人類。但顱腔像古人類一樣呈細長形,而不是像現代人類那樣呈圓形。這些差異與大腦組織的不同有關。胡布林在新聞釋出會上說,該團隊得出結論,傑貝爾·伊爾胡德的遺骸代表著“我們物種的根源,是在非洲或其他地方發現的最古老的智人”。他和他的同事們在描述這些化石的論文中報告說,這些遺骸揭示了一個群體,他們缺乏我們的一些標誌性特徵,但他們的解剖形態可能逐漸進化成我們現代的形態。

胡布林指出,這些發現並不意味著摩洛哥是現代人類的搖籃。相反,結合其他化石發現,它們表明智人的出現是非洲大陸共同的事件。在30萬年前,早期的智人已經遍佈非洲大陸。這種擴散得益於當時非洲的情況與現在大不相同——撒哈拉是綠色的,而不是今天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屏障。

然而,並非所有科學家都接受傑貝爾·伊爾胡德化石屬於智人的前提。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古人類學家約翰·霍克斯指出,胡布林和他的同事們沒有將傑貝爾·伊爾胡德的遺骸與在西班牙發現的、來自名為先驅人(Homo antecessor)的物種的80萬年前的化石進行比較:“也許傑貝爾·伊爾胡德正在進化成現代人類,但另一種可能性是,它保留了來自類似於先驅人的人群的面部形態,而這些人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和後來的非洲古人類的最後共同祖先。”

來自傑貝爾·伊爾胡德的石器表明,30萬年前北非的人們已經擁有所謂的中石器時代技術。 圖片來源:Mohammed Kamal,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萊比錫

劍橋大學的古人類學家瑪爾塔·米拉松·拉爾觀察到,新的化石“對定義我們物種的特徵提出了重大問題”。“[是]球狀頭骨及其對大腦重組的意義,使化石成為智人嗎?如果是這樣,伊爾胡德人群[代表]我們的近親”,而不是我們物種的成員。但另一方面,如果小臉和下頜的形狀是關鍵特徵,那麼傑貝爾·伊爾胡德的遺骸可能來自我們真正的祖先,從而將研究現代人類起源的科學家的焦點從撒哈拉以南非洲轉移到地中海地區——米拉松·拉爾說。

無論如何,這些發現可能會引發關於誰發明了非洲中石器時代文化時期(大約在30萬年前到4萬年前之間)的人工製品的爭論。如果智人大約在30萬年前就已出現,那麼它可能是一個競爭者。但當時也有其他人類物種出現,包括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和納萊迪人(Homo naledi)。

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特賴恩說,傑貝爾·伊爾胡德的發現“使情況變得非常複雜”。但增加的難題意味著,追尋我們自身物種起源的科學家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時,最熟悉的事物也是最神秘的。

Kate Wong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也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她對人類起源著迷,並對此進行了超過25年的報道。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曾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肯亞的圖爾卡納湖岸邊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去馬達加斯加探險,發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去南極洲冰冷的海域,那裡座頭鯨以磷蝦為食;以及在康涅狄格州進行“大日”競賽,在24小時內儘可能多地找到鳥類物種。凱特與唐納德·約翰遜合著了《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X(原Twitter)上關注Wong @katewong

Kate Wong的更多文章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7 Issue 3本文最初以“最古老的智人?”為題發表於大眾科學 Magazine 第317卷第3期 (), p. 12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2017-4rVOuUgrxMpRkKkUTawn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