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魔鬼蛙”可能身披盔甲

這種大型已滅絕的青蛙可能利用其貝殼狀盔甲來保護自己免受恐龍和其他掠食者的侵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種古老的掠食性生物,被稱為魔鬼蛙,可能比之前想象的還要可怕。

這種巨型青蛙,學名Beelzebufo ampinga,生活在白堊紀,也就是現在的非洲,它的頭骨後部突出著尖刺狀的凸緣,背部覆蓋著板狀盔甲,幾乎像烏龜殼一樣。

“我們知道它很大;我們知道它幾乎肯定是掠食性的,”研究合著者、倫敦大學學院的古生物學家蘇珊·埃文斯說。“新材料向我們展示的是,它的盔甲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厚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種巨型青蛙的尖刺身體盔甲可能幫助它抵禦了當時遊蕩的恐龍和鱷魚。[檢視魔鬼蛙和其他怪異青蛙的照片]

難以捉摸的譜系

研究人員於 1998 年在馬達加斯加首次發現了一些神秘青蛙的骨骼碎片,但直到 2008 年,他們才有足夠的碎片來識別該物種,他們將其命名為魔鬼蛙,或Beelzebufo ampinga。這種巨型青蛙生活在 7000 萬至 6500 萬年前。

當研究小組分析青蛙的形態時,他們發現,從物理形態上看,它與角蛙科的蛙類相符,而角蛙科的蛙類現在僅在南美洲發現。

但是,要從南美洲到達馬達加斯加,這些青蛙需要沿著一條通道跳躍,這條通道可能穿過南極洲,連線著這兩塊陸地。但埃文斯說,這條路線在 1.12 億年前就被淹沒在水下了。

這將意味著魔鬼蛙一定是在其南美洲表親被淹沒之前就已分化出來,從而將角蛙科的起源推前了 4000 多萬年,埃文斯說。

更多標本

在接下來的五年中,研究小組發現了更多Beelzebufo ampinga的骨骼碎片。在新的研究中,他們將所有碎片組合在一起,對魔鬼蛙進行了更完整的重建。

新的分析證實了這種青蛙在角蛙科中的譜系。它還將這種兩棲動物的體型降級——它可能更接近非洲牛蛙的大小,後者可以長到約 10 英寸(25.4 釐米)寬,而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青蛙。

即便如此,分析表明,魔鬼蛙的外觀比之前想象的還要兇猛。過去的研究表明,它有一個巨大的球狀頭部;鋒利的牙齒;和短小的後腿,但尖刺狀的凸緣和嵌入皮膚的鱗片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這些青蛙可能像非洲牛蛙一樣捕獵,在撲向小型哺乳動物之前先隱藏起來。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青蛙使用身體盔甲做什麼,但一種可能性是,雕刻的骨骼可能是一種適應乾燥環境的適應性進化,使青蛙能夠鑽入地下,在那裡它們不太可能在炎熱的陽光下被烤乾,埃文斯說。

但盔甲也可能是一種保護。

“有很多東西在四處遊蕩,它們很想咬一口又大又多汁的青蛙,”比如恐龍、鱷魚,甚至曾經生活在岡瓦納超大陸上的奇異哺乳動物,埃文斯告訴《生命科學》。

這項研究結果於 1 月 28 日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

版權所有 2014 年 生命科學,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發行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