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魯發現的一個彩繪葫蘆碎片為前哥倫布時期安第斯社會宗教的起源和發展這一考古難題增添了有趣的一塊。據估計,該文物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歷史,可能是原始南美宗教中主要神祇之一的最早代表。
據認為,製作這個物體的人生活在公元前 26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之間,比印加人早 3000 多年,也遠早於安第斯山脈陶器的發明。這個葫蘆碎片是在利馬以北約 120 英里的帕蒂維爾卡河谷發現的;它的裝飾使其引人注目。在最新一期的《考古學》雜誌中,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喬納森·哈斯描述了這件文物,並報告說它似乎刻繪並描繪了杖神的樣子,杖神是後來安第斯文化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它描繪了一個長著獠牙的生物,右手拿著一根杖,左手似乎是一個蛇頭。(上圖顯示了葫蘆碎片(頂部)和藝術家對葫蘆碎片上描繪的圖畫的再現(底部)。)文章稱,葫蘆殘骸的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為公元前 2250 年,正負 48 年。作者聲稱,這一發現暗示安第斯宗教的起源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早近 1000 年。
哈斯說,這個葫蘆是在一個墓地中發現的,來自一個與帕蒂維爾卡河谷和周圍的諾特奇科地區至少其他 26 個地點相似的地點。該地區尚未公佈的紡織品、蘆葦和其他葫蘆的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結果均被定為公元前 2200 年至公元前 2700 年之間。“這是一個構成安第斯文明基礎的完整複合體,”他評論道。“它起源於諾特奇科,並在其餘文明中蓬勃發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與此同時,包括斯坦福大學的約翰·裡克在內的其他研究人員希望對葫蘆上的圖案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然後再對它的意義得出任何結論。“這是萬物從中輻射出來的點嗎?”裡克質疑道。“如果它真的是杖神,那將使事情變得有趣。”幾十年來,考古學家一直懷疑宗教和儀式可以追溯到前陶器時期。有些人像哈斯一樣認為,宗教和文化在一個地區進化,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傳播到其他地區。另一些人則認為,不同地區存在同步的、平行的文化進化。“宗教是什麼樣的以及何時出現,有很多維度,”裡克說。“這是否意味著宗教是相似的,僅僅基於一個葫蘆碎片?你不能那樣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