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洲人基因組重燃法律糾紛

“克內威克人”測序指向美洲原住民血統

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伯克自然歷史文化博物館是法院指定的克內威克人(又名“古代人”)遺骸的中立保管機構。伯克博物館不展示這些遺骸,但自 1998 年以來一直在照顧克內威克人。

理查德·布朗攝影作品

一個著名的 8500 年前北美骨骼“克內威克人”的基因組顯示,他與幾十年來一直尋求埋葬其骨骼的美洲原住民部落有著密切的聯絡。今天在《自然》雜誌上報道的這項發現,似乎可能會重燃部落和希望繼續研究該骨骼的研究人員之間的法律糾紛。然而,在許多科學家(包括研究克內威克人的科學家)都在試圖透過邀請美洲原住民參與他們的研究來消除此類爭議的時候,這項發現出現了。

猶他大學(位於鹽湖城)的生物人類學家丹尼斯·奧羅克說:“這場爭議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痛苦的;包括部落成員和科學家。” “我認為結果將增加遣返要求的砝碼,因為現在對血統的主張至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澄清,”他說。

1996 年 7 月,兩名青少年在華盛頓州克內威克附近的哥倫比亞河岸邊發現了這些骨骼。他們在試圖偷偷進入水上飛機比賽時,注意到一個頭骨從水中露出,並打電話報警,警方請來了一位當地的法醫人類學家。他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年輕成年男性骨骼,放射性碳定年法確定其年代約為 8500 年前,這使得克內威克人成為北美最古老、最完整的人類骨骼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幾個當地部落很快要求歸還克內威克人,他們稱之為“古代人”。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管理發現遺骸的土地的聯邦機構)站在部落一邊,理由是一項 1990 年的法律,該法律強制將美洲原住民遺骸和文物歸還給附屬部落,即《美洲原住民墳墓保護和歸還法案》(NAGPRA)。

幾位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起訴美國政府,要求阻止歸還,理由是克內威克人的年代太久遠,無法與這些部落聯絡起來。2002 年,一名聯邦法官裁定,NAGPRA 不適用,因為美國政府沒有確定這些部落與克內威克人存在文化聯絡。2004 年,美國上訴法院確認了該判決。自 1998 年以來,克內威克人一直被存放在不公開的地方,但在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伯克自然歷史文化博物館可供研究。

美洲原住民的根
檢查這些遺骸的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該頭骨看起來與現代美洲原住民的頭骨不同——更像波利尼西亞人或被稱為阿伊努人的日本原住民群體。但丹麥哥本哈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基因組學家埃斯克·維勒斯列夫指出,過去從克內威克人身上獲取古代 DNA 的努力均告失敗。他領導了目前的研究。

維勒斯列夫的團隊使用最先進的方法從 0.2 克的指骨薄片中提取了 DNA 片段。“我們得到了一個非常非常小的樣本,”他說。“我們取樣直至完全耗盡——什麼也不剩了。”由於樣本太小,該團隊只能獲得低質量的基因組序列。

克內威克人的基因組顯示,他與現代美洲原住民的關係比與地球上任何其他人類的關係都更密切——從而粉碎了他代表來自東方的神秘遷徙的可能性。

為了追溯克內威克人的基因遺產,該團隊將他的基因組與來自北美和南美洲數十個群體的成員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其中包括科爾維爾保留地聯盟部落的幾名成員,該部落是尋求重新埋葬克內威克人的五個群體之一。其他四個群體——內茲珀斯人、烏瑪蒂拉人、亞基馬人和瓦納普姆人——選擇不為這項研究提供 DNA。

與許多北美和南美部落相比,科爾維爾成員與克內威克人的關係更為密切,但其他一些部落仍然與這位 8500 年前的人有著密切的血統關係。維勒斯列夫警告說,不要對克內威克人的血統和遺產得出確切的結論。“我們不能說科爾維爾人是克內威克人最親近的在世後裔,因為參考小組太小了,”他說。“但我認為我們可以說科爾維爾人與克內威克人關係非常密切。”

埋葬糾紛
克內威克人遺骸的命運仍然不確定。在得出 NAGPRA 不適用的結論時,聯邦法院實際上裁定這些遺骸不是美洲原住民的。“我非常肯定我們已經證明了克內威克人是美洲原住民,”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南衛理公會大學的考古學家大衛·梅爾策說,他是維勒斯列夫團隊的一員。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法學學者漢克·格里利說:“我認為這在最初的 NAGPRA 裁決中會是有用的證據,並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駐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考古學家蓋爾·塞爾默本週會見了部落代表,並表示他們仍然渴望進行遣返。她的機構現在計劃重新考慮,根據基因組研究和其他新證據,克內威克人是否屬於 NAGPRA 的管轄範圍,因此是否必須歸還。“我們預計會面臨挑戰,因此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進行審查,”她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格里利指出,訴訟的目的是讓科學家有時間研究克內威克人。去年,一名參與訴訟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本關於這些遺骸的 688 頁專著2。在分析了基因組序列後,“認真考慮將克內威克人的遺骸歸還給部落符合科學家、政府和美洲原住民的最大利益,”格里利說。

挖掘克內威克人的人類學家詹姆斯·查特斯後來在華盛頓州博塞爾成立了諮詢公司應用古科學,他對此感到很矛盾。“作為直接接觸骨骼遺骸的人,我希望看到它們安息,”他說。“作為一名科學家,我不想看到北美最完整的人類骨骼之一因為政治原因被重新埋入地下。”

更緊密的聯絡
維勒斯列夫在遣返問題上保持中立。“這需要其他人來解決,”他說。但他希望部落參與他團隊的研究;在確定克內威克人是美洲原住民後,他將這一結論告知了五個部落。一些成員前往他在哥本哈根的實驗室,進一步瞭解這項研究,他們穿著全身防護服參觀了從遺骸中提取古代 DNA 的潔淨實驗室。在團隊對“安茲克”男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後,該實驗室也與蒙大拿州的部落進行了類似的合作,幫助促成了一項重新埋葬這些骨骼的協議

許多其他研究人員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奧羅克說,與原住民社群合作沒有一勞永逸的策略。他發現他合作的一些北美北極群體渴望為他的研究做出貢獻,其他群體則不那麼渴望;他們的觀點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人類學遺傳學家珍妮弗·拉夫說:“我們真的必須改變自上而下的方法,即我們走到人們面前說‘這些是我們的研究問題,你應該參與,因為——科學’。”

就在克內威克人遺骸被發現的幾周前,在阿拉斯加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具 10000 年前的人類骨骼。他們通知了當地部落,並迅速達成了一項協議,允許他們挖掘和研究這些遺骸,並讓部落參與這項研究。“你真的很少聽到關於好案例的訊息,”拉夫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5 年 6 月 18 日首次發表

Ewen Callaway is a senior reporter at Nature.

More by Ewen Callaway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