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涵蓋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2008年我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有幸檢查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具爭議的人科動物物種之一的骨骼。這些骨骼遺骸屬於一群大腦微小、身材矮小的古代人類,他們被暱稱為“霍位元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重要的化石,和許多其他化石一樣,基本上是偶然發現的。1997年,由已故的邁克·莫伍德領導的一個澳大利亞考古學家團隊,正在搜尋首批到達該大陸的現代人類的證據。他們將注意力轉向了印度尼西亞群島鏈,這些島鏈構成了從東南亞大陸到澳大利亞本身的跳板。
在弗洛勒斯島上一個名為梁布亞的洞穴中挖掘時,他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極其古老的石器工具。它們太古老了,不可能是我們自己的物種——智人,或“現代人類”製造的。
2001年,他們不僅發現了石頭,還發現了骨頭。第一個被發現的是一塊奇怪彎曲的橈骨,即前臂骨。四年後,考古學家們出土了他們最初認為是兒童的骨骼遺骸,包括其頭骨。但頭骨中的牙齒不是乳牙:它們是磨損嚴重的恆牙。正如第一位檢查這些骨骼的人類學家彼得·布朗很快認識到的那樣,這具骨骼顯然屬於一個極其矮小的成年人。
布朗透過將芥菜籽倒入顱腔來測量其體積。頭骨小得驚人:只有大約400立方厘米。這比當時我們人屬中包含的任何化石的顱容量都少了足足200立方厘米。作為比較,您的大腦體積將在1,000到2,000立方厘米之間。
一個新物種
一些研究人員繼續提出,梁布亞人科動物只是現代人類,但可能表現出小頭畸形。但是,從一開始,憑藉檢查正常和病理骨骼的廣泛經驗,布朗就確信這些骨骼不屬於患病個體。隨著來自更多個體的骨骼被發現,所有骨骼都具有相同的特徵,這是一種一次性病變的可能性變得更加渺茫。
布朗認為,這些人科動物的骨骼足夠不尋常,可以將它們歸入一個新的屬。它們似乎更類似於古代非洲的南方古猿,而不是人屬的任何成員。布朗建議命名為スン丹特羅普斯·特加肯西斯。但與同事進一步討論後,這些人科動物被歸入了人屬。2004年,這一發現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一種新的小型人科動物”,命名為弗洛勒斯人。
早期直立人的標本已在東亞和東南亞被發現。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弗洛勒斯人科動物可能是直立人的一個分支,並經歷了“島嶼侏儒化”。其他專家不太確定;弗洛勒斯人的解剖結構似乎太原始了。
當我檢查LB1的骨骼時,即第一個被發現的梁布亞人科動物,我首先小心地將它們從特百惠盒子中取出。我非常震驚。這些骨骼絕對微小。我係統地排列了這個奇怪的小骨架:首先是頭骨,放在長桌子的一端,然後是椎骨碎片,然後是臂骨、手、骨盆、腿骨和腳,就像我在骨骼實驗室處理任何考古骨骼一樣。
沒有一塊骨骼看起來明顯是病理性的。而且無論如何,產生我在LB1中看到的這種特徵混合體將是一種奇怪的疾病——某種將這個身體推回到數百萬年進化之前的疾病。骨盆的形狀和肢體的比例看起來很原始——讓人想起南方古猿,或最早的人類物種能人,大約在200萬至300萬年前。但那些人科動物只生活在非洲……據我們所知。
一項新的突破
但在四月中旬,黛比·阿吉及其同事在《人類進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重新探討了弗洛勒斯人科動物的棘手問題及其在人類進化中的地位。他們收集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資料,將弗洛勒斯人與其他物種進行比較,並且他們使用了分析方法來找到化石在人科動物家譜中最合適的的位置。
弗洛勒斯人科動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紮根於那棵樹的深處:它們不可能是直立人的後裔。它們來自更原始的東西——能人的近親。但是,像這樣古老的人科動物在印度尼西亞做什麼呢?
在當今最廣泛接受的人類進化模型中,人科動物首次走出非洲涉及到直立人,並且發生在200萬年前的某個時間之後。但是弗洛勒斯人提出了一個誘人的可能性,即更早期的人科動物——可能不是完全的人屬——走出非洲的擴張。
我們從古代氣候和地理的重建中得知,早在300萬年前,人科動物肯定有可能從非洲出現。事實上,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物種——包括大象——也這樣做了。
但是,我們真的可以根據印度尼西亞一個地點出土的少量骨骼來推斷出如此早期的走出非洲的遷徙嗎?對於許多古人類學家來說,這步子邁得太大了。但是,很難知道還能如何解釋在弗洛勒斯島上存在如此古老的東西。布朗一眼就看出他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一些會挑戰我們關於人類進化的想法的東西,就在他看到來自梁布亞洞穴的第一個頭骨時。
他是對的……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