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的崛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位精明的賭盤專家絕不會把錢押在這種進化上的黑馬能夠繼續存在下去。幾乎無毛、虛弱——沒有鋒利的爪子或切割的牙齒——而且行動緩慢,步履蹣跚,人類最初可能看起來是地球上最不可能的倖存者之一。除了超大的大腦。

正如本特刊中的文章共同強調的那樣,我們的祖先從卑微的起源崛起,到今天人類主宰世界的膨脹,很大程度上都與大腦皮層驚人的生長軌跡有關。哈佛大學生物學家 E. O. 威爾遜估計,從大約兩百萬年前到二十五萬年前,大腦的總體積每 10 萬年增加一湯匙。如果我們能將現代人的大腦皮層展開鋪平,它將佔據大約四張標準信紙大小的面積。相比之下,黑猩猩的大腦皮層會覆蓋一張紙;猴子的大腦皮層會覆蓋一張明信片;而老鼠的大腦皮層會覆蓋一枚郵票。

但僅憑大小並不能解釋我們無與倫比的推理能力。人類進化之謎之一是,其他擁有大型大腦的物種(如尼安德特人)似乎沒有達到相當水平的認知能力。文化創新,也許是由快速的環境變化驅動的,是否促進了符號思維、語言和合作群體社會的興起?伊恩·塔特索爾在“我們是如何成為人類的”一文中,從第 66 頁開始,沿著這些思路進行了推測,而威廉·H·卡爾文則在“智力的出現”一文中,從第 84 頁開始進行了探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隨著我們靈長類祖先的智力加深,他們的身體也在不斷變化。他們的頭骨中需要高能量消耗的器官,需要富含營養、高熱量的燃料來維持,這創造了選擇壓力,從而有利於現在靈長類動物的特徵,例如具有對生拇指的抓握手,凱瑟琳·米爾頓在“飲食與靈長類動物進化”一文中,從第 22 頁開始,闡述了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米爾頓總結道,“我們真的是我們吃的東西。” 本期雜誌中的其他文章探討了早期人類和我們的猿類近親何時以及如何開始在地球上擴張。

即使最近的發現回答了關於我們迷人而複雜的歷史的一些問題,它們也提出了其他問題。在今天活著的生物中,唯獨我們享有思考我們物種穿越時空之旅的能力。發人深省。

© .